在保护修复中绽放光彩 敦煌向世界讲述千年故事(2)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俞天秀是“80后”,在莫高窟工作了15年,主要负责采集洞窟、壁画、彩塑及相关文物影像,加工成数字图像,拼接汇集成电子档案,构建多元、智能的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莫高窟因疫情闭馆期间,俞天秀和同事们抓紧时间采集了148窟的影像,148窟是开放的大型洞窟,共采集取相2万多张。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观众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点开页面后,可以采用VR360度全景漫游方式来参观、欣赏石窟之美,从而实现身临其境般参观敦煌石窟。同年6月份,英文版上线,访问量已经超过700万次。
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图像采集洞窟230余个、图像加工洞窟145个、虚拟漫游洞窟160个、雕塑三维重建40余身、底片数字化近5万张、大遗址三维重建3处、74项著作权。“敦煌数字化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考古、美术临摹、保护修复、旅游开放等领域,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俞天秀说,数字化保护工程不仅仅是留存档案,它会服务于各个领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扩大数字化成果的应用领域。
“文物数字化工作是今天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数字敦煌项目的持续建设,并汇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形成完整有序并能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丝绸之路数字文化遗产,为助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赵声良说。
在交流对话中弘扬文化
拂去岁月的风尘,一切的付出皆因坚守而变得更厚重。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石窟,柬埔寨吴哥窟,世界上最大的寺庙……今天,当它们伸开巨擘牵手相握时,一场远隔万里,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随之展开。”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这部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的纪录片,让“两窟”实现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展现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我们想通过莫高窟与柬埔寨吴哥窟两处文化遗产对话的形式,探寻两国文明历史上的互鉴交流。”赵声良说。
敦煌文化是开放、包容的。近年来,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公众的需求,先后在美、英、法、德等1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省市举办了80多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敦煌艺术展览;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六进活动”“敦煌文化艺术研学游”等公益活动,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和品牌。
让世界认识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这是几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时至今日,已88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仍然在被称为莫高窟“姊妹窟”的榆林窟修复佛像、壁画。
1956年,他来到敦煌莫高窟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一修就是一辈子。他参与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彩塑500余身,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孙女也都投身于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艺术设计工作。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定前行?这些投身戈壁的莫高窟人异口同声给出的答案是:莫高精神!
70多年来,一代代莫高窟人以“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以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为己任,喝着宕泉的咸水,与风沙相伴,排除一切艰难困苦,不断开拓着敦煌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