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限”改“禁” 海南进入全面“禁塑”倒计时(2)
早在2008年,根据全国统一规定,海南全岛进入“限塑”阶段。但由于消费习惯、生产成本等原因,传统塑料袋使用量依然巨大。“‘限塑’对大型商超有明显效果,这些场所塑料袋的使用量约减少2/3,但对于农贸市场作用不大。”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环境管理处副处长张静介绍。
过去,“限塑”主要靠向消费者收取塑料袋费用进行市场调节,限制使用。现在,“禁塑”是从源头上禁止岛内生产、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并不是说对所有的塑料制品都马上‘禁’,而是先易后难,首先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逐步过渡。”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说,海南“禁塑令”总结了国内和世界各国“限塑”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谋划和部署,涉及标准制定、替代产品供给、闭环执法、社会宣传等多方面内容。
《方案》提出,海南将分行业分类别稳步推进全面“禁塑”。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塑料制品。
4月底,在海口市龙昆南路某连锁超市里,收银员正根据顾客要求将商品装进塑料袋里,排队结账的市民手中大多没有自带布袋。超市总服务台值班经理介绍:“超市准备了可降解塑料袋,有偿提供给顾客使用。”多名顾客表示,相较于传统布袋子、菜篮子,可降解塑料袋与过去塑料袋使用感觉一样,价钱贵5至8角钱,不影响购物体验。
据介绍,现在市场上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料成本是传统塑料原料的两倍左右。体现在消费端,超市原来用的塑料袋每个价格平均大约0.5元,替代产品价格从0.8元到1.5元不等。海口坡博农贸市场蔬菜摊主黄女士说,平时摊位给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前批发袋子价格低,也就消化在菜价上了,现在如果袋子价格太高,转移到菜价上,怕会影响销售。
黄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超市里商品一般都有包装,但蔬菜、肉等生鲜产品还需要当时包装,在农贸市场也是如此。“买把青菜三四块钱,如果根上有泥土,确实需要个塑料袋,可是买个可降解袋子要8毛钱,这一把菜算下来不是太贵了吗?”正在黄女士摊位前买菜的黎大爷说。
对此,海南某新材料公司研发部技术员黄本开介绍,今年4月至12月是市场培育期,这段时间企业可以对价格进行调整,同时测试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替代品价格会随市场波动,将来市场用量大了,单价自然会下降。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将成为主要替代品
全面“禁塑”后,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将成为传统塑料制品的主要替代品。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制品主要原料为淀粉等可降解原料,肉眼基本分辨不出差别,手感偏软一些,经过测试,其性能与市面上的塑料制品无差别。
禁止传统塑料袋使用,保障替代品供给是关键。海南正谋划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
“鼓励省内现有传统塑料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替代品生产能力,已有项目加快落地,争取尽快形成新生产能力。”海南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王秀好介绍,海南岛内已有4家企业在建和拟建替代品生产项目,预计到今年底将具备2.3万吨/年的替代品生产能力。同时,多家岛外企业有意来海南投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工厂。
“以前主要服务于医疗等高端行业,现在超市等日常需求增长迅速。”海南某新材料公司总经理刘伟说,他们公司生产的可降解塑料制品,能在半年内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今年,公司有1500吨/年的可降解薄膜袋类制品生产能力,今后可以扩大产能,不仅能满足海南使用,还可以满足未来全国其他地区的需要。”刘伟认为,可降解塑料是将来塑料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