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 给珠峰“量身高”为何还要爬到山顶?(3)
与尼泊尔不同,2005年以来,中国选择将岩面高度作为测量点。“测雪面高的误差太大,一年四季变化太厉害。风一吹雪跑了,太阳一晒冰化了,高度就会降低。测量的时间不一样,测量的结果肯定就不会一样。而且很难说谁对谁错。而岩面高每年只变化4毫米。如果两次测量高程时间间隔5年,高程最多差2厘米,如果差多了,就说明肯定有一个测错了。”党亚民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此次的珠峰高程测量,也与中尼合作相关。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双方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并开展科研合作。为落实《联合声明》,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为何必须登顶测量?
通往珠峰峰顶的路险象环生,组织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靠测量登山队员登顶完成测量。为什么大众熟知的卫星遥感影像或者GPS定位系统等技术无法直接测量珠峰高度?
党亚民解释,卫星遥感影像主要用于地表检测,目前在高程方向的精度大约2米,测量精度和大地测量技术的厘米级相比,有较大差距。另外,卫星遥感影像就只能测到雪面高度,如果没有人到达峰顶测量雪深,就不会有更准确的结果。
飞机测量也不可行。如果乘坐直升机直接登顶,8000多米的珠峰顶作业对飞机要求极高,峰顶地方小,直升机无法降落,在运动中放下测量人员和设备,直升机的螺旋桨引起的风,有可能引起雪崩。另外,专家指出,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无法在峰顶飞行,也没有机器人顶峰作业的经历。
中国曾两次公布珠峰的高程。当时测高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以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为基础,配合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改正计算,最终得到珠峰高程的有效数据。第二种,是2005年首次使用的GPS卫星大地测量法,首先要建立一个能与地球形状最大程度契合的参考椭球,通过卫星用GPS仪器获得珠峰相对于这个地球参考椭球的准确的三维坐标。只要确定了参考椭球与真实地球在珠峰最高点上的高程差,就能够得到珠峰准确的高程。而GPS测量的前提,也是有人将GPS接收器放置在峰顶。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官方公布,将综合运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
设备国产化,是此次中国测量珠峰高程的亮点之一。“除了航空重力测量外,其余仍然使用的是2005年的技术,只是这次用了很多国产的设备。”党亚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测量并非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由北斗(中国)、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Galileo(欧盟)四大系统组成。“2005年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GPS。今年,我们将同时参考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会以北斗的数据为主。”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也是北斗系统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应用。
首次使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是另一个新变化。“这是一次重大的进步,在珠峰开展航空重力测量,根据我们前面的计算,测算精度大概能提高30%—40%左右。”党亚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