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解“新冠”: 病理学专家卞修武的战“疫”之路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7 18:15:16
浏览

  (两会人物)解剖“新冠”: 病理学专家卞修武的战“疫”之路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解剖“新冠”:病理学专家卞修武的战“疫”之路

  作者 郭超凯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卞修武委员是媒体记者追逐的焦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带领团队开展新冠肺炎尸检工作,建立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病理数据最齐全的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和资源库,为一线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剖解“新冠”: 病理学专家卞修武的战“疫”之路

 

  2月8日奔赴武汉抗疫一线,4月16日圆满完成任务后随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回撤,5月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疫情期间,卞修武和他的“病理战疫队”几乎没停歇过。

  疫情早期,作为全国临床病理学界唯一院士的卞修武深知,病理研究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特殊意义。

  “全国病理界同行都在议论,希望能够主导或参与相关工作,但当时所有的医疗团队中都没有病理学专家。”卞修武在访谈中表示,彼时湖北省还没出台尸检相关政策和机构资质认定,但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病理学剖析迫在眉睫。

  1月底,卞修武通过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等途径提出开展新冠肺炎尸检工作的建议方案,很快方案便被国家采纳。2月8日,卞修武和擅长穿刺工作的影像学专家抵达武汉,开展病理学剖析工作,但工作的开展并没有预期那么顺利。

  “相关平台的申报流程,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的沟通动员,这些工作开展都相当困难。”卞修武称,当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2月18日夜晚在武汉完成了第一例解剖。

  “病理乃医学之本,尸体剖验就像疾病诊断的‘侦察兵’,病理诊断就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卞修武强调,只有通过遗体病理解剖才能全面揭开新冠肺炎病毒的“真面目”,才能在诊断中帮助临床医生分析用哪种“武器”进行精准反击。

  回忆起在武汉的经历,卞修武感慨道,最难忘的一幕是在火神山医院实施的第一个尸检病例。那天深夜下着雨,卞修武和团队成员穿着防护服,踩过泥泞的路面抵达刚刚启用的尸检方舱。由于找不到雨伞,众人只好将垃圾袋裹在头上和脚下,挡雨用。

  “那时年轻骨干们心里很忐忑,我们就何时做尸检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当夜就做,那天夜里医院领导亲自到现场含着泪送大家进尸检方舱。”卞修武回忆称,感觉“这是很悲壮的一幕”。

  新冠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尸检工作面临巨大风险。尸体转运解剖,标本取材,病理制样、检测和观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谨慎。在武汉2个多月的时间里,卞修武带领由陆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单位组建的病理学团队,先后完成36例患者遗体病理检查和诊断(包括系统尸检),建立了目前已知范围内全世界数量最多、病理数据最齐全的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与信息库。

  作为中国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卞修武还牵头总结国内91例新冠肺炎解剖的诊断和研究成果,填补新冠肺炎诊疗规范中病理学内容的空白,相关内容被全文纳入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这是从0到1的突破。”卞修武表示,之前六版诊疗方案缺乏病理变化内容,会给临床诊疗带来诸多困难。

  卞修武强调,对于一个新发传染病,病理解剖是最根本、最直接的诊断方法,也是促进相关临床诊治措施提高和改进的最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