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间隔调查中国经济:刚强信心,不变外贸根基盘
坚定信心,稳定外贸基本盘(新论)
——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②
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外贸外资基本盘一定能够稳住”。前段时间,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表现超乎预期。4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5万亿元人民币,仅比去年同期微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2%。这说明,我国出口改善的趋势已经出现,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贸易带来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份我国贸易好于预期,殊为不易。我国出口小幅上升,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订单陆续交付;二是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三是抗击疫情的医疗物资出口增加。这些因素都说明,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我国外贸韧性足、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变。
我国进出口的表现,有力回击了甚嚣尘上的所谓“脱钩”言论。我国进出口取得的成绩、展现出来的韧性,在赢得口碑、激发信心的同时,更助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牢牢留在中国。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这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中国具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对于供应链条长、生态圈复杂的产业来说,留在中国是最佳选择。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未来的风险挑战。一方面,外贸企业依然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从制度层面,要营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法治程度更高的营商环境。推动从成本优势向以人才、资本、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培育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增加外资吸引力,从而为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坚持双边、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续工作,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日韩自贸区等早日达成,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与影响力。
从贸易结构来看,要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夯实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基础,要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东部地区、自贸试验区在扩大服务贸易开放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与更多国家建立服务贸易的合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产业布局上,主动引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从而既可以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产业链,也可以依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导形成生产驱动型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