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曲演员到塑造“猪八戒”形象 马德华的艺术人生(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4 00:33:55
浏览

  他抓住了机会。经过严格面试,最终被选中饰演猪八戒。可高兴了一阵子后,真等到要拍戏时,马德华才觉得“压力山大”,“要和观众头脑中的猪八戒形象吻合,需要下很大功夫。”

资料图:马德华与大学生互动。 泱波 摄

资料图:马德华与大学生互动。 泱波 摄

  “我跟戏曲的老师一块聊,然后看原著、找感觉,老师告诉我,别把猪八戒演偏了,也别演脏了。”为此,马德华琢磨了很久,怎么把看似又懒又馋的“二师兄”演得更可爱一些。

  对塑造人物,他倾注了不少心血,“猪八戒也有聪明的时候,比如妖怪变成假唐僧,谁也看不出来。八戒马上悟出来了,说猴哥你只要舍得出去头疼,我知道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于是让两位唐僧一起念紧箍咒,不会念的那个就是妖怪变的。这说明他观察生活很细致。”

  于是,观众们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二师兄”:遇到困难,也吵着闹着要分行李,但却永远积极向上,即便快要被妖怪扔进油锅,也说“猴哥一会就会来救我”,贪吃贪睡,但不失正直可爱。

  “说白了,猪八戒更像是咱们老百姓中的一员,就是凡夫俗子,他不是神仙。我觉得合格的猪八戒,应该是有这么一个定位,不至于让人看了以后太恶心。”他说。

  经典背后的辛苦与汗水

  马德华的尝试获得了成功。《西游记》播出以后反响热烈,在此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重播,憨态可掬的“二师兄”也和其他角色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也是在这部电视剧走红以后,观众们才知道了以杨洁导演为首的剧组,为拍戏吃过多少苦。“人哪,没有天生长得像猪八戒的。我得戴上‘模子’。一贴上,脸就不会动了,要想表现‘笑’什么的,全靠眼睛和嘴,另外就是形体配合。”马德华回忆。

  那时候,化装成了一件特别令人头痛的事情,猪八戒要戴着面具不说,还得戴上厚重的假肚子,夏天像是盖上好几层棉被,十分闷热,化装后充斥着硫化乳胶刺鼻的味道。

马德华。图自《悟能》

马德华。图自《悟能》

  吃饭也成了问题。中午,别人去吃饭,因为猪八戒和孙悟空的面具不能卸,他就和六小龄童留下“看堆儿”,俩人找个旮旯一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活像两个雕像,成为剧组的一大“奇观”。

  而且,剧中猪八戒的两个大耳朵要用酒精棉边擦边卸,结果耳朵一圈都是小疙瘩,第二天疙瘩破了,贴上一张化妆纸,再往上面刷胶,把大耳朵贴上去。

  如此日复一日,戏拍完了两三年后,马德华都觉得鬓角这块像是贴着一层皮,拿刀子刮都刮不掉,后来才慢慢洗没了。

  “你说这样苦那样苦,可我们所有人当时都不觉得。”在剧组里,马德华每天最高兴的一件事儿就是收工后,回去以后看回放,“演员拍戏本来就是苦,就是累。你要抱怨,就别干这行了。”

  “艺术就像生活一样”

  一部《西游记》,让马德华名声大噪,也让他走上了更广阔的艺术道路。除了唱戏、拍电视剧之外,他还尝试过演话剧、拍电影,还出了一部书《悟能》,乐在其中。

资料图:马德华在新书《悟能》首发式上。长江新世纪供图

资料图:马德华在新书《悟能》首发式上。长江新世纪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