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情况质量总体改进:蓝天变多 水质越来越清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6 12:14:59
浏览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写在2020年“世界环境日”之际

中国生态情况质量总体改进:蓝天变多 水质越来越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瑾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于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下一步,我国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和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表示,近年来我国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越来越多

  6月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珠海举办世界环境日主场纪念活动。美丽的珠海,蔚蓝的海水向沙滩舒展着柔和的波浪,棉花糖般的白云悠闲地飘在湛蓝的天空。广东省“最美企业环境管理员”“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奖项获奖代表在现场领取了证书。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主场活动选在了常德,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湘’约桃花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哈罗出行,发放万张骑行券,倡导绿色出行。

  随着各地环保理念和行动的跟进,全国各地的蓝天普遍增多。《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46.6%。

  “2019年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总体上升,达82%。”柏仇勇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减少了40%;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由36天下降到20天,减少了约45%;北京由43天下降到4天,减少了约90%。

  蓝天来之不易。2019年,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国持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8.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6%;5.5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工业炉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

  “但是,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仍时有发生。”柏仇勇表示,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距离国家二级标准还差1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都为国家二级标准的1.6倍左右。

  目前,随着环保督察力度不断深化,不仅钢铁行业,玻璃、水泥等建材类行业、有色金属等重工业行业也将逐渐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消息,将对电力、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6大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正如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执行会长、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其林所说,环保治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换言之,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已进入尾声,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将不断深化,非电领域将成为环保治理重心。

  水质越来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