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拍卖”骗局:普通藏品估价百万 现场全是“托儿”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28 08:59:55
浏览

  诱人的“境外拍卖”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

  □ 本报通讯员       唐时杰

 

  10件藏品,总估价1400多万元,远高出武汉市民朱密斯的心理预期。朱密斯抉择与估价公司签订委托拍卖条约,将藏品运至境外拍卖。然而,一年多已往,朱密斯的藏品不只一件没卖出去,并且还按对方要求先后付出了“处事费”“判断费”等种种用度近20万元。

  警方循线深挖,一个由12人自导自演的“文物拍卖”骗局终于被揭开。

  《法制日报》记者克日从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获悉,这起前后治理长达3年多的案件,成为湖北省破获的同类案件中涉案金额最大、判刑人数最多、追赃挽损比例最高的一起案件。

  一件普通藏品估价380万元

  朱密斯是一位艺术保藏品喜好者,2013年6月,一个名叫“楚华文谷”的公司主动打电话给她,称可以帮她展示和拍卖藏品。之后,朱密斯专程到这家公司探访。“公司与境外多家拍卖公司有相助,可以辅佐客户将藏品拿到美国拍卖,成交几率很是高。”欢迎朱密斯的业务司理刘某称。

  朱密斯动了心,带着本身的10件艺术藏品来到该公司。公司“判断师”郑某逐一判断后,欢快地汇报她:“这些都是国宝级珍品,可以送到美国介入纽约汉仕德展览拍卖会!”

  经“判断师”评估,朱密斯的10件藏品总估价1400多万元人民币,个中一只“青釉花口盘”估价就达380万元。这远远超出了她的心理价位。

  刘某理睬,客户到时候可以寓目出关记录和境外拍卖视频,并且无论是否成交都可以退还90%的前期用度。朱密斯连忙和公司签订委托拍卖条约,并付出两万元“处事费”“判断费”。将藏品交给公司后,她满心等候地回了家。

  之后的一年多里,公司又以各种名义先后要朱密斯交纳“证书费”“出关费”“担保金”等用度共计15万元。然而,条约到期后,朱密斯的藏品一件也没有卖出去,公司还以各类来由拒不退款。

  2016年2月,这家公司溘然关门停业。

  各地上当被骗达230多人

  办案民警先容,受害人不止朱密斯一个,2016年2月后,江岸警方连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人报案。仅直接到公安构造报案的受害人就达238名,涉案金额686万余元。

  江岸分局经侦大队组织专班展开观测发明,涉案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办公场合一片散乱,电脑硬盘、账本等重要物证被破坏。于是,办案民警一面回访受害人,收集证人证言,建造询问笔录,一面到工商、海关、文物、文化等部分举办观测取证;同时,对涉案人员上网追逃,通过多警种合成作战实施追抓。

  2016年6月,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丁某在广东就逮;同年8月,警方在湖南长沙抓获公司“副总”王某,“市场部司理”刘某(女)和“判断师”郑某。至2017年2月,警方又先后抓获公司“副总”刘某、“市场部总监”冯某等主干成员8人。经查,涉案公司名叫“武汉楚华文谷文化交换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1月。公司组织严密,分工明晰,设有副总司理、市场部总监、市场部司理、判断师及多个业务部。

  办案民警先容,该团伙以文玩藏品为诱导,一步步将受害人诱入经心设计的骗局,骗财骗手法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他们首先通过业务员在网上收集藏友信息,宣称能辅佐其拍卖藏品,将藏友拐骗来店后,由所谓“判断师”对藏品举办判断,通过虚估远高于藏品的价值,让受害人对藏品发生较高期望值,诱使其与之签订各类拍卖条约及附加协议,收取各类名义的“处事费”,然后组织境外虚假拍卖欺骗受害人。

  拍卖现场全是“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