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他在八步沙林场“子承父业”绿了黄沙白了头(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7-20 11:11:02
浏览

  和郭万刚做出同样选择的,尚有罗元奎的儿子罗兴全,程海的儿子程生学,贺发林的儿子贺中强,石满的儿子石银山以及张润元的半子王志鹏。2016年,郭朝明的孙子、郭万刚的侄子郭玺也来到了八步沙……

  跋山涉水、甘守清贫,支撑他们的是“六老夫”的精力气力。

  “管理几万亩戈壁,就你们几个老夫能治过来吗?你们这样干的确是送命呢……”那一年,在土门供销社端着“铁饭碗”的郭万刚曾对父亲郭朝明这样诉苦。

  郭朝明在“六老夫”中年数最长,治沙动作开始时已经60岁,常常累倒在沙窝窝里,郭万刚看着劳顿的老父亲眼泪吧啦吧啦往下掉。

  郭朝明的话,却如当头棒喝——“几多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此刻,我们要顶着沙进。八步沙治不住,子子孙孙都保不住!”

  父亲归天那年,没有凭据内地风尚埋在祖坟,而是埋在了八步沙林场。郭万刚说,“老人们磋商好了,不进祖坟进林场,要看着儿孙们继承治沙植树……”

  1991年春天,66岁的贺发林昏厥在树坑旁,被送到医院急救,已是肝硬化晚期。垂死之际,贺发林对22岁的儿子贺中强说,“娃娃,爹这一辈子没啥留给你的,这一摊子树,你去种吧。”

  那年冬天,贺中强辞去在外打工的活,扛着被褥来到八步沙,以后“三块砖上一口锅,卷着铺挡住沙窝”。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郭万刚带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和父辈一样,一步一棵苗,一步一碗水,无数次的反复,无数次的悲喜,腾格里戈壁终于被他们的坚实和固执所打动,沙退了、苗壮了、树绿了、花开了、鸟来了。

  从“灭亡之海”到“经济绿洲”

  此刻,郭万刚被人称为“郭老夫”。长年与戈壁打交道,他看上去又老又黑,身体消瘦,腰弯了,头发也白了。

  作为第二代治沙人的领头人,郭万刚不只从父辈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树苗,也接过了一副“治沙治穷”的担子。

  环绕国度重点生态建树工程,郭万刚教育八步沙林场在技能、打点、财富成长等方面开始了新实验。

  他们摸索出“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新要领,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布局,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打点,实验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包围等新模式、新技能,慢慢走上市场化治沙之路。

  2010年,八步沙林场实现企业化转型,八步沙绿化公司创立,摸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成长”的新路子。

  2018年,八步沙林场凭据“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黄花滩移民区流转2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地皮成长经济林,通过特色财富辅佐贫困户脱贫致富。林场还创立了林下经济养殖相助社,养殖戈壁“溜达鸡”,年收入可达20万元。

  从2003年到2020年头,郭万刚教育八步沙林场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种种沙生苗木2000多万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八步沙绿洲”。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灭亡之海”到“经济绿洲”,近40年来,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恒向荒野与贫困提倡挑战,誓把“黄龙”变绿洲,用生命与汗水,铸就一道无比坚硬的生态屏障。

【编辑: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