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瘾】介子推:清明这个节日与我有关???(2)
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建议三面烧山,逼迫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也是找人心切,重耳竟然采用了这个缺心眼的办法。只不过,大火烧了很久,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踪迹。
火熄灭后,有人在一棵枯柳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重耳后悔不已,只得安葬了二人。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不准生火做饭,只准吃冷食。
制图 张舰元
第二年,重耳带领众人登山祭奠介子推,发现原本枯死的柳树再次抽出嫩芽,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此昭示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新论》
由于寒食、清明两个节日挨得很近,也有一些重合的习俗,时间久了,便有了融合的趋势,最终合而为一。
当然,一直有人对寒食节或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存疑,并从多方面考证介子推是个不合群的“犟脾气”,怼同事、怼领导,隐居是为了赌气,最后也不是被烧死的。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就史料来说,一般越是年代相近准确性会高一些,这里只提到介子推隐居后去世。后世关于介子推的种种说法,确实可能有演绎的成分。
但大家纪念介子推,并不是因为他在传说中死于大火,而是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甘愿隐居不讨封赏。那种“不言禄”的骨气与傲气,这正是古往今来很受推崇的一种气节,也是面对利益时,许多人都做不到的选择。
制图 张舰元
所以,历朝历代的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缅怀介子推的诗篇,后世尊称其为“介子”,宋真宗则下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屈原《九章·惜往日》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或许,这才是介子推美名流传至今的原因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