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有点甜?老人举报牵出涉21省份特大假药案(2)
2018年5月18日,凭借这份假药认定以及前期调查,滁州食药联合公安共同收网,在诚安及其上线“祥瑞堂”两家药房查获了同批次的阿司匹林,经查仍是假药。更令人震惊的是,经安徽省食药检验研究院鉴定,查获药品的有效药物含量为0,即不具有任何疗效。
至于为何假药会“有点甜”,滁州食药稽查人员猜测其成分为“淀粉”。
老吕举报的阿司匹林购于诚安药房。2018年5月经滁州食药稽查支队查处后不久,药房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关门停业。没有发票的药
两家药房被查处当天,药房负责人无法提供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随货同行单。那时正值阿司匹林紧俏卖断货,而现场发现的阿司匹林外包装却显示为2016年的生产批次。
更蹊跷的是,经食药部门核查,包装盒上的生产批次、电子监管码都真实存在,且能够彼此对应。
“最难(获取)的就是电子监管码,而且要和批号对上,这是很难的,因为一批监管码只对应某个批号,而且发放时没有任何规律。”滁州食药稽查支队负责人说,“这种仿真度就很高,确实比较少见。”
药品电子监管码是国家药监部门为药品赋予的标识,每件药品都有唯一的监管码,相当于药品的身份证。
诚安药房的负责人之一刘某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还原了进药的过程:
2017年10月,药房能拿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进价从13元涨到14.3元。祥瑞堂负责人席某告诉刘某,他有更便宜的正规药品,只是没有发票,加上几名老顾客抱怨药价比其他家贵,刘某便壮胆买了席某的药。
购买时,刘某曾对比过外包装、有效期,认为没有问题,便将药品留下,按照药盒上的批号录入药店管理系统,并在供货商一栏填写了以往正规的药品批发来源,随后与其他几种阿司匹林肠溶片混放在一起。不过,刘某仍按14.5元销售,如果顾客提出价格偏高,药房可以再送一盒抽纸。
滁州食药联合公安调查发现,提供药品的席某还有一个同伙杨某:此人做过药品销售,负责联系货源,席某拿到药后,后又转手给滁州当地11家药店。
吴超等29人十年不得从事要生产经营活动的通告(2018年9月20日)哈尔滨流出的341条线索
滁州食药稽查支队二大队(药品稽查)队长李伟(化名)称,杨某的货源原本在北京,但最终药品显示从哈尔滨发出。公安循着线索,辗转找到了哈尔滨的胡某,在胡某家发现了药品包装盒、药丸、纸板、说明书,以及各类制假工具等。
“他(胡某)说是从网上各地购买的材料。”李伟说。经查,胡某以销定产,根据下线需求完成对应数量的购买、烘干、组装和发货。
滁州食药稽查支队二大队的王永(化名)回忆了公安缉拿胡某时的场景:胡某家里堆放着几箱药品,清点后共计2000多盒。尽管现场没有发现阿司匹林,是另一种抗高血压的西药硝苯地平控释片,但这种药与滁州被查获的阿司匹林同出一辙,电子监管码和批号没有问题,随后却被鉴定为假药——包装与生产药企留存样品不一致、有效成分含量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胡某的物流发货记录显示,他所制售的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已发往全国21省49地区,牵涉出341条线索,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
据药品稽查人员介绍,胡某的部分原材料从同在哈尔滨的张某处获得,但由于张某家中未发现假药,张某本人一直拒绝承认,直到被公安押送到滁州后,才交代了与胡某的关系。
目前,哈尔滨的张某、胡某,以及滁州的席某和杨某已被检察机关移交至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起诉。此外,共计2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