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是植发主力军 百亿元市场大生意亟待规范(3)
植发行业真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是2013年。当年,雍禾就做了3000万元流水,相当于1400多台手术,此后,业绩连年翻番。到2018年,营业额达到9.5亿元。如今,雍禾平均每天的手术量都能达到100多台。
护士在分离毛囊。摄影/本刊记者 杜玮
王继萍认为,民营植发机构的快速发展与市场营销不无关系。2008年前后,Rassman于2002年提出的FUE技术被逐渐引入国内,因不用开刀,给患者造成的术后痛苦少,被商家冠以“无痕手术”的美誉,大肆宣传,对脱发人群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外科手术基础的人而言,这一技术又相对容易上手,故而成为民营植发机构急遽扩张的法宝。
相比民营机构的热火朝天,毛发移植在公立医院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2008年,王继萍被特招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担任烧伤整形科毛发移植中心负责人,其手术预约通常得提前一两个月,但每天能做的量也只有一两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谢祥自2010年起,开始做毛发移植手术,在如今植发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一年的手术量也就200台左右,远远无法和民营机构相比。
对此,王继萍解释说,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科室、诊断病种繁多,毛发移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医学领域中,植发的重要性又没有那么强,更多属于锦上添花;另一方面,做毛发移植手术,往往需要一个团队,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相比其他手术,毛发移植手术时间成本高,但经济收益并不高,使得很多医院不愿花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即便是对于毛发移植重视的医院,能做的手术量也很有限。
张玉称,目前植发行业的版图中,全国连锁机构占到的市场份额大约35%,各省市当地的植发机构能占有30%的市场,整形美容机构拿走25%,剩下只有约10%的份额才属于公立医院。
植发乱象
在世界范围内,切头皮条(FUT)与点状提取毛囊单位(FUE)两大技术的应用比例各占一半,但在国内民营医院中,运用FUE技术的比例却高达90%,甚至一些机构早已将FUT技术弃之不用。在广告的过度宣传下,在蒋文杰的科室,FUE技术的应用比例也不得不随着患者的主动要求而攀升。
蒋文杰称,实际上,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FUE虽不像切头皮条术后会留下一条线状疤痕,但同样也会有点状瘢痕散布其间,“无痕是相对的,有痕是绝对的”。同时,FUE也更多适用于小面积植发需求,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头发生长出的角度与内部毛囊的角度不完全一致,取发时,只能盲取,在方向、深浅把控不好的情况下,很可能截断毛囊,影响最终成活率,并损失供区毛发。包括这一技术发明人Rassman在内的多国学者都认为,FUE对于某些病例可以选择性使用,但不能取代FUT即切头皮条技术作为常规获取毛囊的手段。
更让脱发者摸不着头脑的,是各种新技术名词和专利。浏览各大植发机构网站,微针技术、加密技术、FUE1.0、FUE2.0……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事实上,植发技术发展至今,取材方式无非是上述两种,而种植上,也仅有宝石刀、针头等器具的差别。
“市面认为越小的钻收费越贵,其实这是不太科学的。”宋石磊说,每个人头皮的质地、每个毛囊单位长几根头发,都不相同,“如果用过小的钻,长4根头发,只能取下两根,旁边两根‘咔嚓’断了。”而对于种植而言,也不是一味地越密越好,国外研究数据表明,毛发移植建议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厘米30~40个毛囊单位。
对于“发友”们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适不适合做植发、什么时候做植发、会不会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