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昌钰:当代福尔摩斯?我没有那么了不起(3)
但李昌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缺少很多重要证据,以及现有证据都出现问题,所以法院和陪审团没有定辛普森的罪。但这并不能代表辛普森没有参与这起案件,他至少是知情的。
就是因为对案件精准、客观的调查和判断,令李昌钰拥有了“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等一堆头衔。他常会给出一连串的否认,“这是他们乱讲,美国人乱称呼的。其实我并没有那么了不起。”
破案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团队、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李昌钰说,美国报纸、杂志、电影把他形容的太神奇,“警察要做警察的任务,我们有鉴识的任务……结合起来才能破案”。
他也确实不是天生的刑事鉴识专家:第一次跟着前辈们去破案,直接看到了分尸案现场,由于没啥心理准备,之后三个月连饭都不想吃,闭上眼睛就仿佛能感受到凶杀残忍的一幕。
资料图:李昌钰。 佘治骏 摄
几十年下来,李昌钰才逐渐锻炼出“免疫力”:不管是多血腥的场面,过后还是照吃饭照睡觉,该休息时就休息,该工作时再想工作。
可能开挂般的从警之路太令人惊叹,总有人喜欢问他“就破案能力来说,天赋和后天训练哪个重要?”李昌钰给出的答案是:各占一半。
“首先你得喜欢,有观察力。”李昌钰带过很多学生,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对方是不是有足够的天赋,但再有观察力也得继续训练,“知识面越广越好”。
他一直在学习,每天都争取会一点新东西,等着以后能派上用场。李昌钰把这视作生命健康延续的好方法,“就是因为不闲着,我看上去比一些70多岁的人还年轻”。
82岁的“拼命三郎”
的确,许多人都对李昌钰“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作风有耳闻: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睡眠时间长期只有5个小时,每天的行程以小时为单位。
资料图:李昌钰。 张道正 摄
他在纽黑文大学实验中心成了美国冷案中心,专门协助各地侦破疑难案件,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世界各国授课、演讲,据说每年要跑20多个国家。
处理工作,李昌钰干脆利索,但上课时总忍不住跟学生叮嘱:“要打电话问问你爸爸妈妈好,尤其妈妈。不要出国了,就忘记家里。”
他把“拼命三郎”的作风保持至今,每天依然忙得很,讲课、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还有似乎总也做不完的演讲。他还是不喜欢吃汉堡,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找中餐馆。
也不是不累。但李昌钰永远记得当年任职厅长后,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你做厅长不是为你自己,你是为未来的华人做的,要为中国人打开一条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