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该如何保护“水中大熊猫”?(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05 05:50:32
浏览

  目前,中华鲟研究所建有年龄结构最为完备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为避免近亲繁殖造成中华鲟人工种群退化,实现中华鲟的优生优育,中华鲟研究所还建立了反映中华鲟亲缘关系远近的遗传谱系,用于指导人工繁殖,有效提升人工繁殖中华鲟的遗传多样性。此次中华鲟放流群体就包括了5个年份的梯队,对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鲟达到性成熟的时间最小为9至12岁,无明显第二性征,无法通过外观判断性别,这成为中华鲟人工种群建设中性别配比和梯队筛选的最大难题。对此,本次放流的中华鲟中,有30尾是通过早期性别鉴定技术筛选出来的全雄性中华鲟,这是对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情况开展的一次有益科学尝试。科研人员试图通过人工放流的方式,来调整自然种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放流后如何长期监测

  为长期科学监测放流的中华鲟,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分辨江里、海里的中华鲟是野生种群还是人工种群,更需要对人工繁育的中华鲟进行追踪、监测,评估放流效果,研究中华鲟活动规律。因此,科研人员会给放流的中华鲟打上追踪标记,以便追踪、监测。

  目前,中华鲟放流标记追踪技术主要有4种:PIT标记、声呐标记、T型标记以及DNA标记。

  PIT标记为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记,是一个植入鱼身体里的芯片,主要起到误捕鉴定作用。对于误捕的中华鲟,科研人员会通过一个像读卡器一样的探头扫描,其身体芯片里所携带的生物信息、放流信息等数据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声呐标记则植入在中华鲟腹部,当标记鱼游经接收器接收范围(约1000米)时,可以自动记录接收信号时间,从而推测它的洄游过程。T型标记上则印有中华鲟研究所的联系电话和身份编号,便于渔民误捕后根据此标记简单直接地判断出这是放流的标记鱼。而DNA标记采取中华鲟少量鳍条样本,通过DNA分子分析技术来建立中华鲟亲鱼和子代的亲子鉴定信息库。

  有了这些技术护航,以后再与放流的中华鲟见面,科研人员不但能认得出它们,还能掌握它们的户籍资料、家谱资料。

  数据显示,自1984年首次实施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研究所已累计向长江放流各类规格中华鲟502万尾以上。近年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融合声呐标记监测、互联网以及无线传输等多方面技术,建立了从宜昌至长江口、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的放流中华鲟洄游监测系统。这是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最全面的鱼类放流效果实时监测与评价系统。最新监测研究结果显示,最近几年,放流中华鲟进入河口水域的比例为53.7%,对中华鲟自然资源的补充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中华鲟保护外,三峡集团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流域还广泛开展了生态保护工作。截至目前,中华鲟研究所已掌握了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齐口裂腹鱼等15种珍稀特有鱼类的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驯养各种鱼类近百种。其中,长江珍稀特有鱼类25种,累计在金沙江放流珍稀特有鱼类超过170万尾。他们还连续开展了流域联合生态调度,成功实施后,长江中游4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持续增加,生态效益显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