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筹款平台不保证信息真实 提交PS诊断证明也能过审(2)
记者在点开相关求助链接时发现,在资料证明部分有一行相对较小文字提示:该项目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但在点开支付页面时则未出现相关提示。
■ 追访
客服:可以边筹款边补材料
记者联系三家平台客服人员,均表示,因每期筹款期限只有30天,可以一边筹款一边补充相关材料。
筹款结束前资料补充完整即可,病情、医疗费用、财产状况等材料对筹款金额没有影响。
当记者问到是否会找医院进行信息核实时,只有水滴筹称如果后台检查提交材料存在明显问题,会从患者处获得医院科室联系方式进行核实。
■ 观点
贾西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平台应明确关键信息提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网络平台不能对信息真实性负无限责任,也应当提出证明要件的详细全面要求,明确申请流程中信息真实、信息披露、责任自担等关键信息的提示。
贾西津认为,为方便用户,平台在信息填写过程中,用户界面、操作难易程度等可以通过提供服务简化,但关键环节不可或缺。一方面是申请流程上的完善,让参与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比如增加声明签字、责任自担、权利知情等明确的签署环节;另一方面,信息公开上要让社会有发现的机制。此外,还应建立应急预案,一旦涉及违法问题即对责任人追责。
贾西津认为,目前整个社会要加快建立“信息由个人负责”的机制。他表示,当前我国社会存在机制倒错的问题,将保证信息真实性的责任推给监管者,因而才会有人“钻空子”。应通过流程完善,让参与者意识到责任边界;通过实质性惩罚,让参与者不敢造假。“层层监管审核过多并不见得是好现象,容易让主体放松责任意识,将责任转嫁给审核者。”贾西津说。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