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2)
阿列克谢·马斯洛夫7日在接受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美国并未放弃对中国的主要指责。杨洁篪的表态则表明,中方愿意就所有问题进行对话,但绝不接受相关指责。总体上两国的立场并未改变,改变的是对话语调和继续对话的机会。刁大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方以负责任的姿态,推动中美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但两国关系到底能不能重回正轨,还要看美国到底有没有正确的态度。
“竞争不能定义两国关系”
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接受CBS采访时称,在涉及中国问题上有三种处理方式:对抗、竞争与合作。BBC评论说,将美中关系分拆成这三大项,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表态的一贯特点。不过,相比于“对抗”与“合作”,“竞争”似乎更能概括美国视角的对华政策。
布林肯6日再次谈到对华政策。他在接受美国彭博电视台采访时称,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之一,“我们非常清楚竞争的一面。两国关系有对抗的方面,也有合作的方面。我们必须能够处理两国关系的每一个方面”。刁大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客观上正视中美关系存在一些竞争因素,但主流本质是合作共赢,竞争不能定义两国关系。在此次苏黎世会晤中,中方比之前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这一观点。
同一天,布林肯还两次谈及台湾问题。他声称,美方非常关切对大陆在台湾附近的军事活动。俄新社7日评论称,中方向美方表明,向中国施加任何形式的压力都是徒劳的。事实上,中美紧张关系是美国一手造成的。美国打着“民主国家”的幌子试图组建全球反华联盟,拉英澳创建AUKUS寻求遏制中国。沙利文在苏黎世会晤中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如果美国继续升级炒作所谓“大陆威胁台湾”话题,将给双方对话制造障碍。
沙利文在苏黎世会晤中称,美国将继续投资于自己的国家实力,并与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路透社报道说,沙利文在结束与杨洁篪的会晤后将前往布鲁塞尔和巴黎,向北约和欧盟官员通报会晤情况。
“美欧对华共同政策还未出现。”德国新闻电视台7日称,尽管美国希望在对华政策上同欧盟协调,但与美国不同,欧盟希望保持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全面竞争。上个月,巴黎和华盛顿之间还爆发严重的信任危机。德国《新德意志报》呼吁在疫情之下,美国、中国和欧洲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制造对抗。该报说,中国崛起甚至超越美国,不是追求霸权,而是争取一个“长期、可靠的国际合作的未来”。
哪些互动可能被激活
苏黎世会晤后,中美之间哪些互动可能被激活?外媒纷纷对这个问题做出预测。俄罗斯《独立报》援引俄高等经济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亚历山大·卢金的话说,中美谈判将以某种形式继续进行。双方有很多问题需要谈,首先是经贸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美高官加强沟通有望使两国关系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例如允许更多记者返回对方国家常驻、重开休斯敦和成都总领事馆等。前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6日对《日经亚洲评论》说,美中都在试探对方是否准备重启某些形式的合作。“双方都不会做出巨大或单方面的让步。但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很小的步骤也能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