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存而呐喊——关于人权的海外新闻调查(上)(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13 12:13:01
浏览

  库尔迪为记者拿来家里唯一一张小艾兰和哥哥的合影。这是他从媒体报道上找来打印的,时光定格在2015年夏天的伊斯坦布尔,照片里小艾兰小手拉着哥哥,系着精致的领结,腼腆地看向镜头。

  曾经,库尔迪想过让大儿子加利布当医生,小艾兰太小了,甚至还没来得及畅想规划他的人生。一家人的命运,因战乱而改变,在海难中被吞噬。

  悲剧应被铭记,为了不再重演。“我不希望同样的悲剧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库尔迪说。

  根据新华社近期进行的海外人权治理问卷调查,关于对未来生活有什么期待,选择“远离战乱动荡,期待一切都能好起来”的中东受访者比例超过43%。

  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望,离不开和平与发展。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史蒂夫·汉克编制的“2020年痛苦指数”中,生存压力最大的10国包括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黎巴嫩、利比亚、伊朗等,而这些国家和平发展得以维系的内部环境,往往因外部势力的干涉而遭到破坏。

  新华社这次问卷调查中,关于“自主而有效的国家治理对于人权保障的作用”,分别有超过52%和30%的受访者选择了“极为重要”或“非常重要”。

  卢旺达就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例子。近十多年,卢旺达的社会经济表现,在世界银行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的经济报告中颇为亮眼。这个非洲国家在20世纪曾饱受内战和动荡困扰,民不聊生,直至2000年,正是保罗·卡加梅总统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使该国走出谷底,进入高速发展期,民生不断改善。

  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一个国家,不管基础多么薄弱,只要有和平稳定的环境,自主发展权利得到保障,就会也一定会迸发出巨大的潜能。

  每年9月2日,库尔迪都会为附近难民营的孩子们送去衣服、书包。他常想,如果没有战乱,未曾登上那艘偷渡船,加利布和小艾兰现在也该在学校读着书。

  生存与发展,是小艾兰们被剥夺的权利。让更多的孩子免于苦难,免于饥饿,享有教育和医疗的机会,是库尔迪的心愿,也是他余生的目标。

  采访间隙,一个两岁左右、咬着奶嘴的小男孩溜进客厅,模样像极了曾经的小艾兰。库尔迪对记者说,这是自己重新组建家庭后所生的孩子,他给孩子起的名字是——“艾兰”。“这个名字寄托了思念,也蕴含着新生。”(参与记者:李良勇、杨威、陈瑶、海洋、涂一帆、吉莉、史先涛)

原标题:为生存而呐喊——关于人权的海外新闻调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