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侨商: 助力中国与东盟合作结出更多硕果(侨界关注)
图为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消费者在选购来自泰国的商品。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从1.0版升级至2.0版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中国与东盟互相进一步开放市场,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7.5%,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9117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作为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是观察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景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近日,第21届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在5天时间里,超3000家企业参加一系列活动,携手继续做大中国—东盟经贸“蛋糕”。多名前来参加东博会的东盟国家侨商与本报记者分享了他们对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机遇与潜力的感受。
感受中国与东盟友好往来的热潮
“商机很多,变化很大!”说起前不久参加第21届东博会的经历,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很兴奋。咖啡、古树茶、熏香、红木家具、织锦、银饰、皮包……在老挝国家产品展示馆,5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各式各样的老挝特色产品,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洽谈合作。
对参加多届东博会的姚宾来说,令他尤为欣喜的是,本届东博会上的展品附加值更高、科技感更足。“相比过去,如今的东博会,初级产品少了,高端产品多了,手工品少了,工业品多了。”姚宾感叹道,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及东盟科技创新合作的代表性成果在本届东博会上纷纷亮相,充分体现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文莱广西总商会会长郑作亮同样在本届东博会上感受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的澎湃活力。“通过东博会,我们看到东盟国家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前往东盟国家发展的步伐也更加迫切。”郑作亮介绍,这几年,他的公司逐步转型,由过去从事进出口贸易转变为提供商务咨询等服务,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东盟。
“本届东博会上,我发现除了广西当地企业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企业对东盟国家市场充满兴趣,前来寻找合作机会,并期待到东盟国家发展。这让我们对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有信心、更有动力。”郑作亮说。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不断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增强。走过20年发展历程的东博会,已然成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火热景象的一个生动缩影。而生活在东盟各国的侨商更加直观地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友好往来的热潮。
泰国华商中心主任刘少毅在泰国生活工作8年多。他还记得,8年多前,泰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乳胶枕、化妆品等,“如今泰中商贸往来的‘热词’早已换了,水果以及大米、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造的新能源汽车也赢得越来越多泰国消费者的青睐”。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均突破1000亿美元。今年1至7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520亿美元,同比增长7.7%,占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8%。
侨商牵线搭桥,助推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为东盟国家侨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离不开他们在其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
前阵子,郑作亮一直张罗着帮助广西柳州的螺蛳粉企业获得清真认证证书和标志,以便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去年,柳州螺蛳粉在第20届东博会增设的桂品出海展区展出,许多东盟国家企业前来对接,这让我们意识到柳州螺蛳粉拥有很大的海外市场。当时,一些印尼企业提出产品是否拥有清真认证的疑问,我们便马上开始帮助相关企业着手准备认证手续。”郑作亮说,获得进入当地市场的资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他希望发挥自己熟悉东盟国家情况的优势,架好桥梁、做好纽带,帮助中国企业依法依规进入东盟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