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黑土地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新华社长春5月12日电 题:吉林:黑土地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新华社记者陈俊、褚晓亮、段续
松花江两岸,新芽初绽,黑土地之上,春耕正忙。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着力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夯实大粮仓;着力书写“三农”大文章,打好“农”字牌: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过700亿斤,过去5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3%,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了清洁干净的目标……
在希望的田野间,一串乡村振兴的新诗行正在书写;广袤黑土地上,“新农人”正在奏响现代农业的“奋进曲”。
土地变了:守住黑土就守住了粮仓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位于东北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省,6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8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
然而,经过数十年开垦,黑土“累”了:微生物总量变少,供肥能力下降。
宝贵的黑土地,是大国粮仓的根基,是中国饭碗的底气。近年来,为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一场“黑土保卫战”在吉林大地上打响。
秋收后,把秸秆粉碎后铺在地里,降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春耕时,免耕播种机行走在田间,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在梨树县,农业技术工作者探索出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为土地盖上一层“棉被”,让黑土“缓口气、歇歇脚”。
“地里蚯蚓变多了,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变强,遏制住了黑土退化。”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高兴地说。
公主岭市的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也掰着指头算:几年下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产量增加5%,划算!
辽阔的黑土地上,一场“种地革命”如火如荼。吉林省以产粮大县为突破口,科技人员扎根乡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给黑土加“油”。越来越多农民意识到,掠夺性耕作“没前途”。
正常年景下粮食年产量保持在760亿斤以上!“十四五”时期努力迈上800亿斤新台阶!一项项保护举措,让吉林省底气十足地立下端稳中国饭碗的“军令状”。
2021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将达8550万亩以上,推广保护性耕作2800万亩,比2020年增加近1000万亩。
黑土地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既要看产量,更要看未来。”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处处长高喜闻说。这位“老农业”语气坚定:“保障粮食安全,丝毫不能懈怠。”
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卓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物工厂”,农民赵玉霞在修整作物(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农村变了:产业兴旺更吹文明新风
暖棚里,木瓜、香蕉茁壮成长,孩童嬉戏玩闹;暖棚外,稻田一望无际,农机来回奔忙。立夏刚过,永吉县玉华村的宇峰现代农业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玉华村和企业合作建起生态观光园,吸引了不少游客。“亲手摘下的水果,孩子们吃得特别香甜。”市民刘晓鹤说。民宿度假、特色餐饮、采摘体验等项目齐上阵,热闹的园区吸纳了1000多位农民做季节工,每年人均增收3万多元。
富饶的乡村形形色色,兴旺的道路各有不同。
稻田边,摄像头清晰记录长势;屏幕上,生长数据一目了然;太空中,卫星实时回传气象信息……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让这里的大米驰名全国,每户农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这座曾因大片荒草甸而得名的村庄,变得富足又美丽。
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将水稻种子倒入育秧机(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纯种粮到多产融合,乡村越来越兴旺。
2015年以来,吉林省专业合作社从6.3万个增至9万多个,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000余家,产业化经营给乡村振兴带来源源动力,促进农民增收76亿元。
人气旺了,产业兴了,热闹的乡村也变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