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撕掉“绝对贫困”的千年标签
新华社贵阳5月20日电题:贵州:撕掉“绝对贫困”的千年标签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潘德鑫
翻阅历史,贫穷一直是贵州沉重的标签。明朝时贵州被称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地”;清乾隆年间是“岁赋所入不敌内地一大县”;新中国成立之前,贵州农村人口几乎全部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贵州曾经有“三最”: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也并非不可战胜。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贵州一直在与绝对贫困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以百折不挠的坚毅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共有923万人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摘掉贫困帽子
2020年11月23日,注定将铭记于贵州史册:赫章、榕江等9县正式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也标志着贵州撕掉“绝对贫困”的千年标签。
近年来,“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在贵州山乡屡屡上演。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保华镇奢旮村53岁的苗族老汉黄德贵,是这场巨变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当时他家只有3只鸡,1条老花狗,50斤玉米,一对石磨,一个小水缸。一面墙垮了一半,用玉米秆和柴草挡住,屋内乱得插不进脚。”镇党委书记黄长华回忆起第一次到黄德贵家的场景。
从黄长华2017年拍下的一组照片看,黄德贵过去住的是土墙房,破败不堪不能遮风挡雨,屋顶上的茅草已经发霉变黑。因长期与世隔绝,黄德贵见到生人都胆怯。
黄德贵在新家打扫卫生(2020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潘德鑫摄
脱贫攻坚中,政府在山下给黄德贵安了新家,还在村里为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一个公厕、两百多米村道以及一个操场的保洁,每月400元。加上其他补贴和产业收入,黄德贵已实现脱贫并融入新生活。
“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位于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曾是“苦甲天下”的深度贫困村。
海雀村的孩子正在拍摄社交媒体视频(2020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1985年,新华社记者走进海雀村村民罗启朝家,发现他家已经断顿,全部家当不足百元。2020年,新华社记者再访他家,其子罗招文对比今昔深有感触,“腊肉吃得不想再吃了”“家产加起来应该接近百万”。
海雀村一名老人在自家门前的院子里(2020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脱贫攻坚不仅让贵州山区农户生活日益富足,也激发了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热情。贵州大山里至今仍流传着不少不向贫困低头、甩开膀子奔小康的故事:
赤水市独臂农民刘青平不屈于命运,靠种石斛、栽竹子一人撑起7口之家;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养牛郎王昭权主动递交脱贫申请书、靠爬行的双手活出了顶天立地的人生;贵定县打铁村在村口竖起“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石碑,邻近的高坡村也立起“高坡更要志气高”的村训……
突破发展瓶颈
500年前,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在《瘗旅文》中这样形容贵州:“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黔道难行一度是制约贵州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
榕江县水尾水族乡上下午村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因交通不便,上午从村部出发,下午才能到村里其他寨子,种养出来的农产品很难外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