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对网络“三俗”要零容忍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8-13 11:19:01
浏览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也随之而来。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健全,对不良内容缺乏鉴别力。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网络不良内容尤须“零容忍”,不能让网络“三俗”污染孩子纯洁的眼睛和心灵。

  当前,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化重要的消费主体和网络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我国未成年网民日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拓宽视野、丰富生活,同时,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也可能进入他们的视线,影响身心健康。

  近期,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坚决清理散布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视频。

  不良内容危害大

  易受诱导、盲目效仿、沉迷深陷

  主播搭讪、诱导打赏……视频直播平台的一些机制和内容,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

  2019年,家住成都的11岁儿童小伟迷上了游戏直播。在直播间,打赏越多的网友得到的关注越多,为获得主播更多关注,小伟用爷爷的退休金先后打赏了4万元。而此类行为发生后的实际维权往往很难。“网络交易在虚拟情境下发生,监护人难以了解真实情况,退款索赔较为困难。”广西东方意远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宋思麒说。

  “3岁66斤胖妹……马上突破100斤”这则视频的配文出自女孩的母亲,视频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佩琪”的3岁女孩。在其过往视频里,“佩琪”大多都在胡吃海塞各种油腻食物,而这些视频都有很高的播放量,其中最高的一条播放量超55万次。

  “看直播中扭扭身体、卖惨卖丑收入就比上班族还高,孩子就吵着说要当主播。”在某论坛上,一名家长的发言引发了不少网友担忧。

  “画面及音效恐怖阴暗,存在大量暴力画面,我家孩子自从迷上这款游戏以后,精神萎靡、情绪暴躁。”这是一名家长在网上的留言,直指网络不良内容。

  在虚拟世界中,未成年人不仅可能成为“三俗”内容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传播者和助推者。2020年,因为个人矛盾,初中生杨某纠集多人对同学金某拳打脚踢,并拍摄了带有人身侮辱内容的视频上传至微信群,引起十余人围观,此后这些视频迅速扩散至多人微信朋友圈,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健全,对不良内容缺乏鉴别力,又容易模仿。”广西大学大学生心理研究所所长杨国新指出,网络不良内容对未成年人心理、行为的影响不可小觑。

  整治乱象齐发力

  落实法律法规、开展专项行动、建立常态机制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祖安文化”的脏话骂人行为在一些游戏社区、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扩散开来,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深受其害。

  “不但要整治社会上的流氓,也要整治网上的流氓!”一名网友这样形容整治网络“三俗”内容的迫切性。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国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做出明确规定。例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