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部门联合发文 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提出哪些新目标?
极端天气正频繁来袭。近期,我国北方多地最高气温破极值,南方多地遭受强降雨侵袭,水情严重。6月以来,欧洲多国、美国西部高温肆虐,部分地区刷新同期纪录。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而目前情形只是未来的预兆。
在减缓气候变化同时,主动适应同样重要。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这份战略有何深意,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路径和新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刚。
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日趋严重
记者:全球气候变化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长期风险之一?
巢清尘: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日趋严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发布《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强调,2021年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四项气候变化关键指标均创下纪录,显示人类活动正在造成全球范围内陆地、海洋和大气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形成持久、有害的影响。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连续发布了16份《全球风险报告》。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从最近几年和未来十年全球风险的出现频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极端天气”持续列为近5年榜单第一,“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措施失败”则位列近3年榜单前三。现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预计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也会扩大。
黄刚: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极端化风险,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去年发生的郑州暴雨事件、山西洪灾事件,都表明气候变化不容忽视。过去50年,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死亡人数占比45%,经济损失占比74%。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在逐年增加。近百年来,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大面积毁林等,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变暖仍将持续。
记者: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呈现增加趋势?有哪些影响与危害?
黄刚:极端事件的频率变化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人类活动,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人为气溶胶等影响;二是地球气候系统自身变化影响。总的来说,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频率增加。极端天气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秩序都是巨大挑战,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比如,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会导致城市内涝频率增加,极端降水强度增加对于城市管网排水形成挑战,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记者:我国一贯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减缓”与“适应”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并重?
巢清尘:适应,是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减缓,是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减缓是根本性减轻气候变化的策略,但适应对解决眼前问题来说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