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11 12:52:06
浏览

  7月12日,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7月21日,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8月2日,黄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召开……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正在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

  金秋时节,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捧河岩村,郭义军正在抓紧时间完成巡河任务。白河流过捧河岩村就汇入密云水库,是“净水入库”最后一道关口。对于这个任务,郭义军丝毫不敢放松。

  “无论多忙,我都会坚持每天进行一次巡河。”郭义军是捧河岩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村级河长。巡查时,他早上六点多起床,开车或徒步,反复巡查自己负责的9.8公里河道。流经村里的这段河流由劣转优,离不开“村支书管河道”。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泉益村,镇人大代表和河长(右)在巡查河道(2021年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党政主要领导上岗,江河湖泊大变样。

  白河不再“垃圾漂浮”、凉水河从“臭水河”化身“净水河”、亮马河畔兴建起大批亲水设施……如今,首都北京平均每10公里河段有11名护河人员,每一条河流旁都竖立起了“河长信息公示牌”,公示着四级河湖长信息与值班电话。

  在河湖长制的积极作用下,各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重拳治理河湖乱象,依法管控河湖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河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

  5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符合国情水情,是江河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开创性的重大政策举措,具有强大制度生命力。

  全国一盘棋,绘就水网建设“世纪画卷”

  初秋的北京,碧空如洗。卢沟桥下,晓月湖波光潋滟,栈道绿植,犹如画卷。

  “先有永定河,再有北京城。”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断流已久的永定河在新时代迎来新生。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与原国家林业局制定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9年至2021年,永定河成功实施四次大流量生态补水。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北京首钢园附近拍摄的永定河(2022年10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引黄河水、南水北调水,2022年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并最终入海。

  跨流域、跨区域引水调水,京津冀晋、黄淮海一盘棋,绿水青山可作证。

  “远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条船啊,高高燃灯塔呀,是条大桅杆……开船喽!”在位于大运河京冀交界处的杨洼船闸,一曲“运河号子”再现古代运河漕运景象。6月24日上午,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船只相向缓缓驶过杨洼船闸,大运河京冀通航,千年运河再焕生机。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022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这是载着北京游客和建设者代表的游船通过船闸进入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

  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完工验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验收,全线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