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持续依法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活动。截至日前,共破获相关案件1700余起,集中打掉一批利用网购模式进行欺诈式售假的犯罪团伙,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消费环境。今日,公安部公布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消费领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动持续向网上转移,损害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网络消费环境。对此,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紧盯消费者诉求集中的食品、药品、燃气具、电气设备、消防产品等关系群众健康安全的民生领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动,主动出击、打早打小,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针对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跨区域、系列性大要案件,公安机关严守安全底线,坚持全维打击,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坚决摧毁犯罪窝点,坚决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同时,推动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网上消费环境治理,有力遏制此类侵权假冒行为多发高发势头。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各类侵权假冒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打击犯罪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和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消费市场秩序,为保障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公安力量。同时,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11”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选择正规平台,按需理性消费,警惕促销套路,谨防消费陷阱,发现侵权假冒线索的,要保存好支付记录、电子订单等购物凭证,及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举报投诉。
10起网上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江苏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盗版教辅图书系列案。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会同版权等部门深入推进“青少年版权保护季”专项行动,紧盯开学季时间节点,强化线索搜集研判,连续侦破连云港“3·12”、嘉兴“4·07”、开封“2·01”、滨州“3·12”等一批盗版教辅图书重点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打掉非法装订印刷窝点、储存仓库18处,现场查获盗版中小学教辅和法考、建筑、会计等资格考试教材560余万册,全链条打掉通过互联网销售盗版教辅图书的犯罪链条。
2.上海公安机关破获“6·14”销售假冒品牌服饰案。今年6月,上海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打掉线上售假的电商平台并关停服务器,现场查扣大批假冒品牌服饰。经查,犯罪嫌疑人设立网络科技公司,雇用技术人员搭建电商平台App,通过互联网招募销售假冒品牌服饰的商家入驻,并大肆投放广告,将假冒商品包装成特价正品推广引流,在入驻商家报价的基础上加价30%~50%对外销售牟利。
3.安徽公安机关破获“7·3”生产销售伪劣消防器材案。今年6月,安徽淮北公安机关根据工作掌握线索破获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0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6个,扣押伪劣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万余只、灭火器筒体5万余只、不合格干粉原料20余吨、假冒灭火器产品合格证等6万余张。经查,犯罪嫌疑人租赁厂房设立制假窝点,采购灌装机、贴标机等设备和不合格干粉、灭火器筒、假冒标识等原材料,大肆灌装生产伪劣灭火器,在互联网平台开设多家网店冒充正品消防器材对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