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组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首批纳入五十五个站点
生态质量监测是客观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及成效评估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我国将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并确定云南西双版纳站(森林)、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等55个站点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监测站”)。
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如何组建?将发挥哪些作用?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首批综合监测站涵盖森林、湿地、荒漠、海洋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一大早,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的牵头单位——江苏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科副科长沈伟提着工具箱,来到太湖上游的滆湖进行例行水质和水生生物监测。另一边,沈伟的同事们正同步采集浮游藻类,将采水器伸至水面以下0.5米处,取水监测藻类等浮游生物。
一上午的取样结束,回到实验室,分析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观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淡水蛏,而且已经连续多次多点发现。”沈伟告诉记者,这说明滆湖水生态状况正在逐渐改善。藻类监测也传来好消息:冬季湖体的优势藻种硅藻,种类与数量正常。
“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我们的工作也迎来升级:从关注平原水网到关注山水林田湖草共治。”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潘晨介绍,下一步将推动立体化、系统化监测,为国家级样地监测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综合监测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涵盖了森林、湿地、草地、荒漠、海洋、城市、农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覆盖了我国44个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以及其他重要生态区域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城市群。
与环境质量监测相比,生态质量监测的内容更丰富、指标更复杂、手段更多样。“生态质量监测网络以物种多样性、生境为监测对象,以突出监督、发现问题、积累数据为目标,关注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功能等,实现对综合监测站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监测。”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生态监测处处长董明丽介绍。
多手段协同,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
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着蜿蜒的道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研人员袁盛东和同事,走入密林深处。他们正在进行例行野外监测,对固定的监测样地开展测量、标记、采样、记录等。
一年当中的大半时间,该研究站的科研人员都在野外作业。“每年获取监测数据上百万条,包括生物、气象、水文、土壤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袁盛东说,观察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短时间很难有收获,科研人员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起长期的数据,才能实现对热带雨林动态变化的研究。
该研究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后,将以此为契机,加强能力、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服务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55个站点中,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的有33个,中国科学院牵头的有17个,其他单位牵头的有5个。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介绍,生态环境部负责总体统筹,组织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并建设本行政区域的综合站,同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合作,加强对典型生态问题的研究,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