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为卓越而“破茧”(3)
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心设计了这样一套制度:进入卓越中心的课题组,前三年不作考评,待三年期满进行一次考评,如果考核通过,则过五年再进行考核。
这样的考核周期是否太长?进入卓越中心的研究组会不会懈怠?李林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届满三年之后,每年在遴选团队时都会保持一定的淘汰率。比如,2015年首批选入的团队,去年有10个离开了卓越中心。
“卓越中心不养懒人,中心的团队必须永远追求卓越!”李林说,这才是规则设立的初衷。他相信,一个好的制度必定会让优秀的人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陈玲玲的话印证了李林的观点。自2011年回国,她在非编码RNA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系统工作,如今已在这个领域国际学术界拥有相当响亮的名声。2015年申请加入卓越中心后,她觉得考评本身的压力并不大,更多压力来自自身。
“非编码RNA研究领域里多个知名国际会议每年都会邀请我去作报告,从去年开始我也被邀请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那么每次报告,我总要带给同行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进展才行。”陈玲玲说,要保持住前沿、领先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努力前行。
在去年的评估中,陈玲玲从科研骨干“升级”为核心骨干,她每年获得的稳定资助也将有所提升。
“其实,在进入卓越中心后,很多青年人才成长都很快。”刘小龙说,从2015年到2018年,卓越中心的科研团队中一共新增了16位“杰青”,占4年来全国生命科学、医学基础领域总人数的8%。
2012年回国工作的邹卫国,就是在加入卓越中心之后评上“杰青”的。他曾经在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对科研环境有着自己的判断:尽管国内在骨方面的基础研究刚起步,他无法像在美国那样找到很多小同行,却可以遇到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优秀专家。
“卓越中心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我已与不少优秀科学家开展了合作,开始有一些较好的工作发表。”他觉得,中心所营造的学术氛围对他评上“杰青”起着重要作用。
刚加入卓越中心一年多的孙林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来到中国科大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他坦言,能够加入卓越中心对他的科研起步帮助很大。
“在清华,我接受了冷冻电镜领域的系统训练,但在具体研究蛋白质时,却容易‘钻牛角尖’。通过卓越中心的平台,我可以与很多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老师进行交流,得到很多帮助。”孙林峰说。
心无旁骛、潜心致研,是优秀科学家最期待的研究环境。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科研处处长胡光晶表示,对一个科研机构来说,要服务好科学家,在管理的建章立制上,尤其要平衡各种规制,管理人员需要付出更多。
2016年4月开始,中心为入选科研团队的实验室“管家”组织了“秘书培训交流会”,提升他们服务研究团队的水平。在这个每季度召开的交流会上,各职能部门将最新政策举措、实操流程,详细介绍给他们。
此外,卓越中心还设立了主任基金,对一些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进行布局,鼓励科学家大胆探索。比如,胰岛成体干细胞的发现和胰岛的体外重建,是主任基金支持的第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