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寒冬”,迎来储能发展的“春天”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团队
熬过“寒冬”,迎来储能发展的“春天”
▲陈海生团队合影
▲贵州毕节1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本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 记者 沈春蕾
编者按
“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学院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即“弘光专项”。“弘光专项”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已取得突破并具有相当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技术与产品,优先支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院属科研机构“一三五”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技术集成、工程化开发和市场应用及推广,力求产出一批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示范转化工程。
目前,“弘光专项”已取得诸多进展,比如,“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示范应用于国内70个机场的618条旅客安检通道,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的重点机场;“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初步实现了产业化,摆脱了对国外核心芯片的依赖;“航空航天发动机极端精细制造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领域20余家单位,为国产大飞机换上国产发动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本期开始,本报设立“中科院弘光专项系列报道”专栏,深入报道项目团队的成果转化案例。
从两人发展到如今百人的一支团队;将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从千瓦级,做到1.5兆瓦级、10兆瓦级,再到百兆瓦级;从最初受到质疑的目光,到如今获得业界的“聚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带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团队“烧”了十几年“冷灶”,终于熬过“寒冬”迎来储能发展的“春天”,跨越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
近日,陈海生等人接受《中国科学报》的采访,讲述了他们从无到有、从冬天到春天的这段历程。
坚持坐“冷板凳”
2005年,陈海生被公派到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英国访学期间,我的第一个项目只有3万英镑——给一家公司的液氮汽车发动机做热力分析。”陈海生回忆道,“这个项目让我意识到液氮做移动式储能的能量密度比较小,做安装在地面上的固定式储能可能前景更好。”
于是,陈海生有一个想法,开发地面固定式储能技术,在用电高峰时制造液态空气,在用电低谷时利用液态空气发电。随后,“新型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的概念在陈海生头脑中逐渐成型。2009年,陈海生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下,回国组建团队,正式开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
在此之前,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当时市场上对储能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仅百分之一左右。很多前辈曾担心陈海生走错方向,发出善意的提醒。
陈海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坚定了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方向。“能源的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再生能源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储能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陈海生告诉《中国科学报》,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储能周期不受限制、寿命长等优点,是未来储能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压缩空气储能这个‘冷板凳’我们不仅要坐,还得坚持坐,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跨越“死亡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