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研讨周光召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
科技界研讨周光召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
科技界研讨周光召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
■本报记者 丁佳
每年春节前夕,即使工作再繁忙,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也一定会抽出时间,前往医院,看望自己的老领导——中科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周光召。
65年了,中科院不能忘记,祖国不能忘记。
5月15日,周光召从事科学事业65周年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研讨会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召开。周光召先生的同事、同学、朋友及学生数百人共聚一堂,就周光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
今年恰逢周光召九十寿诞,白春礼专门发来贺信,代表中科院、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并以其个人的名义,向周光召表达了衷心祝贺和诚挚敬意。
周光召担任中科院院长后,提出了“一院两种运行机制”的建院模式和“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新办院方针,推出了研究所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设立开放实验室 (所)、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白春礼认为,在周光召的领导下,中科院成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保持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同时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为新时代中科院的改革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担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期间,周光召主持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这是中科院学部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指导学部工作的基本文件,学部制度体系自此建立并不断完善。
此外,周光召还依托学部平台,创办了陈嘉庚科学奖,有效提升了《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目前,陈嘉庚科学奖和“两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学术品牌。
“周光召推动我国学部委员制向院士制度转变,实现了我国院士增选的制度化,主持选举了首批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国特色院士制度由此确立和规范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集中体现。”白春礼说。
他指出,周光召对国家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著。他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学术平等、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科学成就、爱国情怀、光辉人格将彪炳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史册。
在这次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等科技界各部门、各领域人士悉数出席;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还专门作了“周光召院士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的主题报告。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看来,能有这么多人来到现场,正说明周光召“一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
坐在讲台上,97岁的杨振宁回忆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与周光召交往的过程,并表示:“周光召是个绝顶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论物理的看法既能从大处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办法来。这就跟下围棋一样,既要有布局的能力,又要有思法的能力,周光召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成功。”
杨振宁评价称,周光召的这种能力已经超出了理论物理。他回国后,先后担任中科院副院长、院长,其间正值中国“下海”的浪潮,周光召在这方面为中国作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