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将污泥浊水化为青山绿水
钱易:将污泥浊水化为青山绿水
钱易
编者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曾在技术上独步天下,却又因固步自封,在科学发展上落后于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不懈追赶,中国终于有机会重回科技创新的第一阵营。
自诞生之日起,为实现我国现代化而奋斗,就成为中国工程院的“天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工程院建院2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开设“不负‘天命’ 共谋未来”栏目,讲述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精忠报国、敢为人先的科研故事,以一个个创新突破的足迹,描绘出一幅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时代画卷。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
江南水乡鸿山镇位于无锡市东南部,镇上有一条小河,宽不过10米。这条小河有一个奇特而又响亮的名字,叫潇傲泾。从这条河边走出了1位国学大师、5位院士,其中就包括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的钱易。
先民聚水而居,钱易临水而生,一生与水结缘。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这位耄耋老人依旧保持着如水般的恬静与柔和。“将污泥浊水变为青山绿水,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回首那段在中国工程院的奋斗历程,她的眼中透露着欣慰和自豪。
“蒙在鼓里”的院士
25年前,当得知自己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钱易还有些震惊。
“当时我走在校园里,张光斗院士迎面走来说,就从未见过像我这样的人,自己的事都不上心,让别人操办。我被训斥得一头雾水,后来才得知,自己居然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了。”提及这段往事,钱易至今觉得好笑。
这一切还要从中国工程院的创建说起。
1992年,张光斗、王大珩等6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共同讨论后,由罗沛霖执笔写成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报送中央,中国工程院的筹备工作随即启动。
其中,第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或者相关部门负责人推选产生。
那时的钱易,已经结束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卫生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担任教师,主攻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技术处理。她在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研究成果在食品、造纸和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直到最后我才知道是张维和张光斗两位学部委员推荐了我,我所在的环境工程系领导安排了一些对我比较了解的人,为我撰写了院士申请材料,而我从头到尾都蒙在鼓里。”钱易笑着说。
水太少、水太多、水太脏
来到中国工程院后,钱易的工作重心由原先的污水废水处理技术拓展到水资源的战略研究。经过多年走南闯北的现场调研,面对中国的水危机,她用“水太少”“水太多”和“水太脏”三个词概括。
首先是“水太少”,北方一些省份严重缺水,农业生产常常遭受旱灾。
以北京为例,先天自然降水量不足,加上人口不断膨胀,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为此,国家进行了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如首钢搬迁和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及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等,成果显著。
其次是“水太多”,洪涝灾害频繁。
钱正英院士曾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改变人和洪水抗争的对立关系,要与洪水和谐相处,变抗洪为利用洪水资源。”这让钱易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