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硅”才粗略(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20 12:08:15
浏览

“到企业参加成就转化真的有大概失败,但作为年青人,更应该敢做、敢拼。”刘宇课题构成员张娜和贺健,如今都与所里签订了离岗创业协议。在他们看来,只有经验过实战,才气对市场有更深刻的认知。为了勉励科研人员放手创业,上硅所给了这帮年青人停薪留职报酬,3年后他们可以再选择留所或去企业。

贺健坦言,原本老师就曾提醒过创业压力之重,然而真正做时,“压力还要更大”。贺健曾因在产物交货前夕发明缺陷而失眠,因为“出产线跟科学尝试纷歧样,即便发明错误,停下出产线做批改也需要时间”。为了担保产物质量,订单不得不延期。

也正是因为这种精力,刘宇教育的创业团队得到了不少相助者的信任。这种看似“吃力不奉迎”的事,上硅所僵持在做的不止这一件。

在上硅所,尚有这样一个课题组:他们研究的是陶瓷质料,将陶瓷质料纺成丝,由于超轻、极耐高温,可作为高机能隔热质料和加强质料。

但由于这项技能涉及的学科浩瀚、难渡过高,海内相关研究一直没有起色。在上硅所专门创立课题组前,最初的焦点设备是副研究员康庄在尝试室的一个角落里搭起来的。所带工头子得知康庄做出了产物雏形,很快便抉择单独设组支持。不只在太仓园区留好尝试室和出产线,还请来所里研究陶瓷的老前辈教授履历。为了让其定心攻关,上硅所理睬3年不查核课题构成员。

“研究所存在的代价就是为国度成长起到支撑浸染,必需思量国度需求。国度重大的质料问题可否办理,是评判一个一流研究所的尺度。”在宋力昕看来,上硅所作为老牌研究所,定位和成长必然要遵循独立的代价观。对企业,研究者要持久保留,就要给企业带来长处;对研究者,要让他们的事情真正对社会发生孝敬,有发自心田的成绩感。

对上硅所人而言,这里有宽广的施展舞台,但这舞台不是用来追热点、跟潮水,而是为了越发心无旁骛地把一件事做好。当“传统代价观”碰上“改良新机会”,用科研人员的话说,就像数十年汗青的锗酸铋晶体碰着了现代新技法,“机能会有基础改进”。

《中国科学报》 (2019-07-19 第4版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