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蕴渝院士:追求理想没有性别之分(2)
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等电子设备严重依赖,常常沉溺其中直到深夜。施蕴渝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劝诫,在中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中学生要培养自制力”。
得益于当年的好习惯,而今施蕴渝也总是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开夜车”,以免第二天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因小失大。“实际上就会倒逼自己去提高效率,我要提前把作业做完,可能还想看一看小说,那就更要把时间抓紧,它能够让人集中精力每次做好一件事情。”
“被功课死死压住是教育的失败”
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施蕴渝至今清晰地记得,在高中地理课上,丁文卿老师讲述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幽默风趣,这个名字也有意思,一下就记住了”。
在这所“慎聘良师”的学校,有着一群优秀的教师,其中很多人都是当时整个社会少有的大学生。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了施蕴渝探求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她的各门功课都很好,但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和物理。她如是评价自己,“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对数学、物理充满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探寻。”
中学时好不容易才开始有家里给的零花钱,施蕴渝常常跑到新华书店搜寻各种参考书,能找到的题目尽可能都做了。遇到难题找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学习氛围浓厚。
在解答平面几何题目时,一群好胜心强的花季少年展开了竞赛,看谁的解题思路更快更好,在学习提升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施蕴渝渐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记笔记特别快,上课时边听课边动脑,用红笔标出重要内容,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课后及时求教,“极大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所以中学老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施蕴渝感慨,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最主要的是要使他觉得学习是他喜爱的、有兴趣的事。
近年来在中学和大学演讲时,她表达了对于今天的基础教育中“抄写式”和“死记硬背式”教育的忧心,“弄一大堆功课把学生压得死死的,让学生觉得很厌烦,那就是教育的失败。”
数十年教书育人生涯中,施蕴渝发现,年轻人最容易有逆反心理,如果被逼着被动学习,容易失去兴趣。近年来高校屡屡爆出曾经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厌学的案例就是教训。
在她看来,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能力的训练,当年那种“吸引式”“鼓励式”教育似乎更值得借鉴,“孩子受到吸引、受到表扬就会想着要做得更好”。
可以佐证的是,几年前一次中学同学聚会上,大家一盘点,正是得益于当年的教育,同学们毕业后有的当了工程师、医生、教师、足球教练,有的甚至成了院士、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还有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的画家,“不同的人都能得到恰当的生长,在各自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附中同学间结下的深厚友谊,伴随我的一生。”施蕴渝说,许多人从5~6岁开始认识,到今天近80岁。几十年来不论各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地位高低,大家始终相伴而行。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尊敬师长,尊重他人,这也是南师附中给予自己的宝贵财富。“这种爱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重要。“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做到最好,而不是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