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与能源化工“握手” 碰撞洁净新“火花”(2)
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与化工合成原材料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一次能源相比,钢铁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通过提纯后直接用于合成数量可观、附加值高、高品质的化学品。
会上,有钢铁企业负责人对于这一“陌生”的化工技术表示了担忧:技术安全性如何?是否会产生污染?经济性如何?
“技术上没有障碍,已经成熟。”刘中民回应道。
延长石油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也用实践打消了企业负责人们的疑虑。早在2017年1月,依托DMTE技术兴建的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装置已开工,它标志着中国合成气制乙醇技术正式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11月初,以该装置产品调配的E10乙醇汽油通过了国家石油燃料监督检验中心(河南)认证并达到国家标准,DMTE技术被认为是同类工艺路线中最可靠、最稳定、最具创新性的技术路线。
该公司副总经理田平汉表示,由于省去复杂的煤气化工艺,节约了70%的投资,一氧化碳成本可降低66%~80%。此外,化工合成将一氧化碳固化在化工产品中而非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气,因此,钢化联产相比发电会降低钢铁企业的碳排放量。以50万吨/年乙醇装置计算,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52万吨。
2018年,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依托该技术,开展年产12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项目一期——6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项目建设,目前正处在实施方案设计中。
值得一提的是,用钢铁尾气制乙醇,不仅解决了钢铁行业的难题、降低了煤化工行业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降低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度。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燃料乙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届时,全国乙醇年需求量将达到约1200万吨。
然而,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量还不到300万吨,主要利用陈化粮等作物法制乙醇,生产规模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在刘中民看来,生物乙醇并不是指用粮食制乙醇,这种混淆概念的做法是“与民争粮”,只有用秸秆等农作物废料才是,但技术还不成熟。“(用粮食)在经济上也不合算,制1吨乙醇只需3吨煤,却需3.1亿吨玉米。此外,陈化粮和废粮不是一回事,关键时刻陈化粮会有重要用途。”
从“握手”到“联姻”,政策引导不能少
“过去钢铁和化工行业各自‘关起门’来,干得热火朝天。未来,国家产业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相关行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化的工业产业链。”毛新平说。
然而,这两大行业均关系国家命脉,它们在深度融合中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仍需深入探索。
比如,就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与发电及其他尾气处理技术相比,钢铁尾气转化为化工原料,究竟是盈了还是亏了?
毛新平认为,这得算两笔账:经济账和环保账。他与河钢集团唐山公司曾做过经济可行性分析,后者的收益率比前者增加了约15%。“DMTE技术在生产效率、转化效率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把未来钢厂尾气的综合利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每个钢厂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刘中民也表示,合成气转化的技术很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市场需求等,合理选择技术方案。不要一拥而上,避免造成产能过剩。
此外,要推动两大行业从“握手”走向“联姻”,顶层设计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