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型教授”只是时代产物,10年后将会消失(2)
但也正因为在教学方面大家都全部符合学校要求,即单一靠教学很难分出高下与胜负的时候,大家只能更多地参照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多寡、发表何种级别的文章、出版在何种级别的出版社等等科研方面的要素了。
虽然我个人赞同当下中国高校所推行的“教学型教授”,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打破现有评价弊端的利器。
一是现有“教学型教授”的出现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权宜之计,相信未来会逐渐消失;
二是世上没有万全的评审制度,也没有万全的制度,甚至可以说,任何评审制度都会有难以弥补的缺陷,人们很难找到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完美无瑕的职称评审制度。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设置“教学型教授”这样的岗位,以满足高校的需求,也弥补制度设计之不足。
“教学型教授”看上去很美,尝试者不多
有记者问我,他们通过调研得知,虽然不少高校都实行了“教学型教授”制度,但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人愿意走上这条路,其原因何在?大学教授是否可以“分型而治”?
较少人愿意选择这条道路,我个人推测原因有三。
首先,“75后”学人,其学术成长道路与前人不同,他们不会再有那样的历史遗憾、思想意识,他们对于进入高校后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应该说有着清醒的认识;现行的“教学型教授”岗位的出现,很难对他们产生真正的影响,甚至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岗位设置并不一定是他们未来学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或者至少不是他们未来要选择的一条学术道路。
其次,除非制度性设计长期存在,否则那些还愿意在高校要求进步、希望未来能够晋升到教授职称的青年学者,很难做出主动放弃自己多年的学术训练、学术修养、学术成果而仅去做一名教书匠(在这里说“教书匠”,只是全心全意教授而不做科研的意思,绝无贬义)。这期间风险太大,很难有人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即便是没有博士学位而进入了高校,在工作期间读博并拿下博士学位者,这不单单是青年教师个人的学术追求,也将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与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必然要求。
最后,从现在的“教学型教授”岗位设置来看,一是名额少,甚至是很少;二是“教学型教授”的设置,在很多高校并不是不要科研,只不过是降低了一些科研成果的标准,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名额少,大家有目共睹;
所谓要求高,是除了满足那些基本的教学量、教学评估、教学获奖外,估计还要在所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教学知名度,这最后一条并不容易达到。
像当下媒体所热捧的获得了“教学型教授”职务者,在他们所在高校大都是凤毛麟角,为数极少。
由此我判断,很少会有经过多年学术训练的博士或者青年学子冒险在自己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放弃科研。
我认为,在高校中,大学教授不能“分型而治”。大学不能有只管教学不做科研的教授,也不能有只做科研而不从事教学的教授,原因很简单,教授这一职称所具有的职责——教学、科研与服务,应该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其实,现在高校中更应该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到底该不该设置“科研型教授”?这个类型的教授,现在在很多高校都有,但讨论的却很少。
大学教授做科研,是多少而非有无的问题
有记者问,“一名合格的大学教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太难回答,因为“素质”这样的词汇太抽象,也很难衡量。
就“大学教授”而言,我觉得更应该讨论的是,“一名大学教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合格?”
简单而言,一位学者想成为大学教授,就要按照教学、科研与服务这三大职责去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