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舞者”陈孝平:科研唯真 自信最美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4 12:44:09
浏览

 
 
“刀尖舞者”陈孝平:科研唯真 自信最美  
 

观其人,温儒尔雅、和蔼可亲;闻其声,铿锵有力、自信笃定。

心怀仁爱,尽医生天职。从医40余年,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其中肝癌手术1万多例,把病人当亲人,自诩当好一个“陪护”。

不甘平庸,攀医学高峰。敢于质疑、潜心钻研,在肝胆胰外科领域提出3个新理论,创建亲属间活体辅助性部分肝原位移植手术等5个新手术方式,打破一个又一个手术禁区。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陈孝平,入选2019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40余年来,陈孝平推翻多个“经典医学论断”,一项项“空白”被科学实践填补,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全国推广,数百万病人因此受益,极大推动我国肝胆胰外科迅猛发展,为世界肝胆胰疾病治疗作出中国原创贡献。

医者仁心——以心换心得安心

“德不近仙者不可为医。”陈孝平常说,工作有时间规制,但病人生病不会遵照8小时工作制,做医生一定要有责任心、讲良心,精打细算,舍得为病人花时间。

手术医生不能只看报告、听讲解。走进病房,来到第一线,先看病人再看片子,这是陈孝平治病的原则。摸摸肚子、听听症状、细细检查,手术无小病,把病人当亲人,一能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慌,二能准确知晓病症所在,“一天查看3次,当好陪护员。”陈孝平说,与病人以心换心,互相信任,于治病有利,也是一味良药。

切开、暴露、分离、止血、结扎……缝合,陈孝平执着于手术的每一个规定细节和流程。方寸之间,一把手术刀游刃有余,在肝脏手术“禁区”谱写生命奇迹,40余年,他做了1万多例肝脏疑难手术。

言传身教,医者仁心。同事朋友眼中的陈孝平总是在忙碌,早上7点到医院,用一到两个小时处理紧急突发情况,一般9点半进手术室,有时连做2至4台手术,每天除了早上查房,下午、晚上一定会去病房转转。一个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陈孝平一天至少要亲自检查3次。

“减少病痛,治好病,我才安心。”陈孝平说,缘于当过“赤脚医生”经历,他深知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困境。去年,陈孝平倡导的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在武汉成立,他组建医疗团队先后深入湖北武穴、利川、安徽、贵州和甘肃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开展送医送药志愿活动,极大地推动我国不同地区肝胆胰外科同步发展。

临床攻关——打破束缚敢创新

“作为一名医生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坚守救死扶伤的初心,解决一些临床疑难杂症问题。”陈孝平说,临床攻关就是要做到把别人治不好的病治好,别人能治好的病治得更好。

大肝癌能不能手术切除?以往医学经验认为,大肝癌手术切肝量大,剩余肝组织少,易发生肝衰竭并导致死亡。根据影像学和外科临床研究结果,陈孝平认为从理论上讲,大肝癌切除不一定发生肝功能衰竭。此后,大量手术实践证实,大肝癌可以安全实施肝切除手术。

打破束缚,接连成功闯关肝脏外科手术禁区。早在1982年至1985年,陈孝平提出,良性肝病全切肝脏没有必要,病人只需37%左右的肝脏就可维持功能的新观念,并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辅助性部分肝原位移植”理念。2008年,陈孝平主刀,国内首次成功实施亲属间活体肝辅助性部分肝原位移植手术。持续临床医学攻关,陈孝平首创“陈氏肝血流阻断法”“陈氏肝脏双悬吊技术”和“陈氏不解剖肝门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攻克了术中出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