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有“径”可循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6 16:33:51
浏览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有“径”可循  
 

近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

经过长期积累,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截至2017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数量达5052种。但是科技期刊在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劣势,与科研大国的地位并不相匹配。《意见》出台后,中国科技期刊能否突破短板,实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目标?

质量提升:一流期刊要吸引一流成果

《意见》指出,将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提高科技期刊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

“中国科技期刊将迎来最好的机遇期。中国科学研究长期以来有两个‘向外’,仪器设备从国外引进,重要科研成果也发表在国外期刊,希望通过《意见》的实施能够对科技期刊起到促进作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植物多样性》(Plant Diversity)主编周浙昆说。

数据表明,在被引频次最高的1%的论文当中,我国有14.3万篇,全球占比16.62%,但其中95%的论文发表在海外期刊上。

《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Applications)和《光学精密工程》两刊执行主编白雨虹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就是能发表一流的科研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下最大功夫的就是约稿,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好的成果。《光:科学与应用》首发了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数字编码超材料工作,目前 Web of Science 上被引超过 407 次,随后《《自然·光子学》》《先进材料》等国际大刊跟进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发表一流成果,对推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白雨虹说。

学术评价:打破“唯SCI”论

“如果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还是主要看重SCI论文及其杂志的影响因子的话,说实话,我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建设及其实现较高国际影响力的目标不太看好。因为人们所崇尚的国际一流优秀科技期刊自然存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而不会是在像我们这样的非英语国家。目前频繁的、名目繁多的人才评选和奖项评审,在当前科技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下,‘笼络’了许许多多的科技人员,如果不从根源上打破评价体系的禁锢,任何措施都只能事倍功半。”中科院院士、《力学学报》主编魏悦广直言。

作为一本中文科技期刊的主编,魏悦广深感办刊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目前严峻的办刊情况下,虽然我们偶尔能收到一些不错的稿子,但与办成一个优秀科技期刊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其实,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及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都曾发表在国内的中文科技期刊。但现在,优质论文投稿到国外名刊,低水平论文纷纷投向国内劣质期刊,已经成为了圈内屡禁不止的“怪象”。

如何让中文科技期刊焕发新的活力?《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措施:加强中文高端学术期刊及论文国际推广,通过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中文科技期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未来,我的经验是要用办英文科技期刊的思路办中文科技期刊,编辑要付出很多精力在约稿和组稿上。”白雨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