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地区降雨变化及驱动机制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1 22:48:37
浏览

 
 
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印度-太平洋地区降雨变化及驱动机制  
 

太平洋地区降雨变化及驱动机制

去趋势后的泰国石笋记录与过去2000年中印-太南部地区高分辨率降雨记录以及ENSO

和火山活动的对比

        (A)北半球温度记录,(B)TK δ18O记录,(C)印度尼西亚中部海洋沉积物叶蜡δD记录,(D)印度尼西亚东部Liang Luar洞石笋多指标集成记录,(E)重建的南方涛动指数记录,(F)热带太平洋东部加拉帕戈斯群岛湖泊沉积物砂含量记录的厄尔尼诺活动,(G)模拟的尼诺3.4区海表温度变化记录,(H)GISP2冰芯记录的火山活动

热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该地区的降雨变化不仅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对全球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变暖,北半球热带地区的降雨呈下降趋势,但其原因到底是自然变化,如火山喷发、内部海气涛动等,还是人类活动影响如硫酸盐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而至今争议不休。

同样,也是由于缺乏对热带地区降雨变化驱动机制的完整理解,是目前对未来降雨变化趋势的预测存在完全不同的观点。一些研究认为全球变暖将会使热带地区降雨增加,导致“湿润的地方变得更湿润”或者“暖的地方变得更湿润”。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带地区降雨将会减少。为了更好地理解热带地区的降雨变化,有必要在更长的气候背景下研究其特征和驱动机制。同时,过去暖期降雨变化研究还可以为全球变暖下未来趋势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并有助于改善气候模式的精度。

8月12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一带一路”气候环境研究中心谭亮成研究员领衔含括来自亚洲、澳洲、美洲和欧洲等17个研究单位科研人员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他们通过研究对热带辐合带(ITCZ)中心区的泰国南部可兰洞(Klang Cave)3根可重复的、精确定年(最小测年误差为0.5年)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重建了中印度-太平洋北部地区过去2700年(706 BC-2004 AD)连续的高分辨率降雨记录。是研究过去2700年中,印度-太平洋地区降雨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气候变化重建结果显示:过去2700年中印-太北部降雨呈长期下降趋势,与北半球热带其他地区如东南亚、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古水文记录一致,而与南半球热带地区如非洲东部、西太平洋暖池、热带太平洋东部和南美等地区的降雨增加趋势相反。其体现了轨道尺度上夏季太阳辐射对南北半球热带降雨变化反相位关系的驱动作用。

据谭亮成介绍,该研究论文另一个亮点是揭示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极端降水事件对吴哥文明消失的可能影响。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14世纪末期到15世纪初,这一区域存在持续数十年的极端降雨事件,这和柬埔寨吴哥文明时期城市排水系统的冲毁时间一致,也就表明强降雨导致的洪水事件可能对高棉帝国的灭亡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又经进一步分析,发现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中印度-太平洋地区百年-十年尺度干旱的空间模式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期类似。

而研究人员通过泰国南部和印尼石笋重建的中印-太北南地区降雨的差值,构建了一条新的热带辐合带(ITCZ)南北移动指数记录。其结果显示在过去2000年,ITCZ存在整体南移的趋势,和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温度梯度有关。据此,谭亮成他们认为20世纪以来热带北部地区的干旱趋势类似于历史暖期,主要由于厄尔尼诺活动的增强以及ITCZ的南移导致;而人类活动对北半球热带地区降雨变化造成的影响,还没有改变自然变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