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
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
8月31日至9月3日,以“合成创造美丽世界”为主题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承办,报名参会人数创新高。
有机合成化学所创制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医疗和新材料的发掘等领域。优越的合成方法能大大改进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化学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某些领域已取得“点”的突破。
“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这次会议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合成化学,还包括追求绿色过程的催化,应用前景不断拓展的有机功能材料化学,针对疾病生成机制和诊断的化学生物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基于结构生物学的药物化学研究,复杂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等等,均是当今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的前沿方向。
会议包括12场大会报告、20场专题特邀报告、160场分会邀请报告、116场口头报告和300多份墙报展讲。参加大会的包括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0名两院院士,6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特聘教授,80多名优青和获得者等近2700位专家学者和学生。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教授代表上科大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院士和嘉宾,并简单介绍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情况。上海科技大学已选聘222位常任教授和293位特聘教授在内的515位教授,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9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6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和“杰青”99位。上海科技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多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在上科大校园一公里半径范围内已建和在建的国家级科学设施有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教授在致辞中阐明了有机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科学家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国内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中国科学家在化学生物学研究、新药分子发现、新材料创制、大宗化学品的绿色制造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注重科学上的交叉、原创、学术上的不断追求卓越和优雅,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投身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为可持续的化学、医药、材料等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一批新颖结构的配体应用于系列有机化学反应的高效转化,并不断被国内外的学者频繁应用于他们的研究工作或者被企业应用于工业过程,比如周氏催化剂、冯氏配体和Ullmann-Ma 反应,都是我国有机化学家杰出的代表成果,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成为获得美国化学会 Arthur Cope Scholar Award 殊荣的首位大陆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