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院士:依靠科学模型,做好疫情防控决策(2)
丛斌:对一些药的治疗效果,要慎重表态。不能只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看到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就认为该药物能够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有没有治疗作用,至少还要经过动物模型的评价和临床试验。不管是什么药,如果仅仅通过细胞学实验就得出药物有效的结论,这个说法不够慎重和准确。新药研发有一些法定的必经程序和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科技日报:除了药物治疗,在病患心理上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丛斌:我也注意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问题。住院病人每天有大量时间无所事事,只担心自己的病情,胡思乱想,越想越恐慌。病人渴望与医生交流,但医护人员又非常忙碌。病人始终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此种状态既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又会促进全身性炎症而使病情加重。从科学上讲,这可能是影响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我建议医院给各病房安上轻柔的小喇叭或提供视频,讲解员通过音频或者影像给病人以鼓励,耐心讲解,消除恐慌,进行安抚。
决策要用数据说话
科技日报:您为什么提出要建立系统性科学管控模型,这是一个怎样的模型?
丛斌:防控传染病流行主要就是把握三个基本原则: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我们要用数据说话。出现传染病,要对物资和人力进行调配,调配到哪里,调配多少,应该要有科学依据。如何对传染源进行科学管控,如何对城市内交通和城市间交通进行管控,如何对普通人的活动范围进行合理规划,都应该有依据。
到底怎么管,要建立相应的数理逻辑管控模型。比如,根据某地区的发病人数、易感人群数量、治愈人数等数据,计算其需要的物资和人员的数量。
我们需要对现在庞杂的数据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和分析。目前在防控中发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可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通畅,或者是没有整合利用好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应该建立物联网性质的管控模型,实时掌握医疗人员和物资的动态变化。
科技日报:具体从科学研究到临床治疗,都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丛斌:我们要建立以医学循证数据为导向的疫情防控决策体系。对实时监测的病毒流行学大数据、临床感染病例数据、治疗相关数据、新冠病毒转染细胞数据、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数据等都需要收集,做科学分析。
而且,这些工作不能大家各做一摊,数据应统一上传、统一管理。比如做病毒对细胞感染情况的研究,实验流程各个环节的数据应该都要有,对同一个实验研究起码应该有三个实验室同时进行,其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供大家对比分析。在临床治疗时,我们用了什么治疗方案,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数据都该得到及时共享。
有了数据,就好像指挥中心有了大脑。不然今天你这样说一句,明天我那样说一句,会造成混乱。有个统一平台,我们就能让专家、尤其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专家和其他方面的专家进行实时分析。要用复杂变化的数据为导向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动态调整工作内容,抓住临床救治这一主要矛盾,更多地挽救病人、治愈病人。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很多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大局意识,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听党指挥,积极攻关,以各种方式奋战在抗疫前线。我们平时也要建立专门的队伍和处理流程,做到疫情来临时分工明确、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