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撑起大湾区创新“脊梁”
在香港商汤科技工作的尚海龙,每周要跑2—3趟深圳,他说“全公司员工每月往返深港两地超过1000人次”;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黄源浩,从美国回到深圳创办了专注3D传感器的奥比中光;斯坦福毕业回国创业的刘自鸿,在2012年直接选择深港及硅谷三地同时创立柔宇科技。
近年来,香港的科研力量搭配珠三角的广阔市场,孕育诞生了一批如柔宇科技、奥比中光等明星科创企业。去年1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连接广州、东莞、深圳,打造“一廊联动十核驱动”的创新高地。如今,广深科创走廊范围延伸到了港澳。
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种种迹象表明,创新要素加速流动联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正在撑起大湾区的创新“脊梁”。
集聚
创新产业集群规模显现
打开地图,从广州途经东莞再到深圳的100多公里,串起了广州琶洲、东莞松山湖、深圳南山等数十个宛若明珠的创新关键节点。夜晚降临,这里是珠三角灯火最为璀璨的区域之一。
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等16家龙头企业的总部大楼正在建设;6公里之外的广州天河,上千家互联网企业汇集于此,年营收规模超过1000亿元;距离50公里的广州南沙,占地3000亩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已落户了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人工智能企业。
“人工智能创新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多,创新要素加快流动。”云从科技高级副总裁伍楚芸如是说。
沿东南而下,来到广深科创走廊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东莞松山湖。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城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正在吸引着周边创新力量聚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曾指导学生先后创办了大疆创新、固高科技等多家明星机器人企业。2014年底,他带领团队来到松山湖,发起成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李泽湘说:“香港是国际都市,深圳是‘中国硅谷’,而东莞是‘世界工厂’,三个地方优势互补。”
如今,这里聚集了300多家机器人企业。据官方数据,去年松山湖全年实现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04.69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1.58%。
距离东莞松山湖47公里,深圳市的南山智园,14栋高耸的办公楼里聚集着超过100家优质科技企业,公开数据显示这里去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机器人公司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就是其中一家,目前估值超过40亿美元。
优必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剑告诉记者,“商业化成功落地,一方面因为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伺服舵机技术;另一方面,珠三角成熟的硬件供应链,使得硬件创业者可以轻松实现所有环节的连接。”
去年,仅深圳市南山区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3万多项,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新技术与新思维在这里迸发,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汇集,勾勒出珠三角创新产业聚集带。
协同
广深港澳科创联动频繁
2007年5月,广东潮州的80后小伙子黄源浩正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月,深圳与香港签署了《“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这一协议也为粤港澳三地深化科创合作埋下“伏笔”。
6年后,完成香港和美国博士后研究的黄源浩,从美国回到深圳创办了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比中光”)。2015年,奥比中光自主研发的3D传感摄像头正式量产,成为亚洲唯一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公司,也是继苹果、微软、英特尔之后的全球第四家。
近年来,类似奥比中光这样诞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圈”的科创企业不断涌现。
2014年成立的商汤科技同样来自香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原创技术。这家从香港科学园孵化出的科创企业,如今在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均成立分支机构。其中在粤港两地,商汤科技员工超过800人,占比超过1/3。
而商汤科技的“诞生地”——香港科学园,近年来也在加强与深圳的科技创新互动。
“这里汇集着超过700家科技企业和香港超过一半科研人员”,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查毅超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4家企业上市。早在2015年,该公司就与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签署合作协议。
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频繁联动,离不开政府的前瞻部署。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如今,广深科创走廊范围延伸到了港澳。今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探索
大湾区科创联动需突破瓶颈
“香港有高科技的研发,但它的市场有限;深圳有研发和市场,但国际化优势不够突出。”在尚海龙看来,商汤在香港起步,就是因为香港具有对接国际的优势,而商汤在大湾区城市的技术落地,则离不开珠三角城市的支持。他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推动持续的创新,一定要将各地的优势协同发展。
一直以来,香港、澳门被认为拥有高校、科研、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广州则有发达的外贸及子信息产业,深圳拥有完善的科创产业链条,东莞、佛山等地沉淀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大湾区内各城市的创新要素流动和科创产业联动,正成为一种趋势。
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李源认为,香港过去的产业不是以科创产业为主,而是以金融和实业为主。如今,将香港的创新成果拿到广东进行转换,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协同创新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记者了解到,港澳的研发优势,一定程度上正在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向珠三角地区流动。相关数据显示,粤港澳高校本科合作项目已接近190项、广东高校及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已立项建设达78个。目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香港6所大学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看来,香港研发的成果在内地进行产业化并取得成功,还需要突破一些瓶颈。他提到,香港的基础研究很多并不是专门为经济服务。此外,在创新要素方面,如人才、资金、成果等,三地政府都在积极地对接,也形成了一定的协调机制,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流动较困难的状态。
李源也认为,需要找准制约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瓶颈,通过合作机制的创新,来促进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的集聚和流动。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人才的流动和集聚上突破一些制度上的障碍。
■记者观察
实现大湾区内
科创要素联动
香港、澳门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能力却没有成熟的市场,珠三角等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但相对缺乏国际化对接。这样的错位优势,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科创联动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