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百度已死?”之三:关乎未来,不负时代期待
【编者按】近日,网民热议百度的内容搜索结果存在问题。为理性探讨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呼吁行业不忘开放共享的初心,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满足网民的期待,人民网推出《三评“百度已死?”》。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拥有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企业健康成长,关系美好生活,关乎民族复兴。
纵观今时今日,从时间到空间,从生产到生活,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孕育了我们身边一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不仅为人们创造了获取知识、表达诉求、交流情感的精神家园,也为发展打造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的强劲引擎。
互联网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像水流一样互联互交、互通有无。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业界“盲目圈地”“围墙篱笆”等乱象频出,给用户体验带来不便,也为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人们不禁要问,互联网的未来到底是多级对立、壁垒丛生,还是沟通协作、开放共享?
公众的答案显而易见,互联网巨头交出的答卷却并不令人满意。有人说,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不缺市值、不缺收入、不缺用户,唯独缺稳定输出的价值观。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互联网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实际上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公权力”,用好了可以受益匪浅,用歪了就将贻害无穷。倘若用门户之见取代发展远见,只顾着“抢占地盘”、只醉心“厮杀内耗”、只攫取“人头流量”,甚至为维护垄断地位而不择手段打压竞争者,不仅会抑制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还会削弱整个社会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前进动力。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里的“大”,指的不仅是体量之大、规模之大,更要包括格局之广、境界之高。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道,产业再多、市值再高,都必须涵养顺应时代呼声、回应用户需求的企业文化,与互联网经济发展壮大同气同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氛围,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之,成长为巨头的互联网企业应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履行该履行的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不妨参照那些风雨不衰的百年老字号。它们屹立不倒的密码,就在“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情怀里,就在“天贵人和,厚德致远”的追求中。如果只是简单沉醉“一亩三分地”的短视之举,动辄萌生“画地为牢”的浅显思维,这样的企业注定将沦为拍在沙滩上的浪花,成不了推动“中国号”巨轮前行的波浪。
互联网是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正因如此,“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希望广大互联网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这是对互联网企业最深刻的警醒,也是广大用户最真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