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2)
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超过7500万亩,居全国第一。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永恒乡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一处地块,金豆滚滚,粒粒散发着“豆香”。
“我们今年花费2000多万元更新农机设备,采用‘垄上四行’密植技术种植大豆,这种栽培模式播种量大,通风、采光、抗旱排涝能力也更强。”合作社理事长单庆东说,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药等技术,大豆亩产超过500斤不成问题。
科技“加持”加速各地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一个多月前,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种粮大户贾贤荣的210余亩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实现亩产1600斤,粳稻也将于10月底开镰收割,目前长势良好。
“我们和智慧农业公司合作,建设了农业物联网、病虫监测点和田间气象站等,平台可对粮食耕种管收全流程提供专业指导。”贾贤荣说。
未来可期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东北黑土地因稀有而珍贵,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辽宁省铁岭县张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挖开一株玉米旁的黑土地,黑土层和玉米根系清晰可见。“我们持续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动土少动土,坚持秸秆还田,黑土层逐渐变厚,玉米根系扎得又深又稳。”赵玉国说,耕地质量变好了,种地更有底气了。
推动“饭碗田”质量提升,实现藏粮于地。辽宁省今年提出在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300万亩的基础上,“精耕细作”500万亩黑土地,建设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产能稳定的黑土地保护示范区。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秸秆随风摇摆,即将收获。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里,硕大的玉米棒子挂在秸秆上。“籽粒饱满,收成肯定不错。”当地种粮大户张文镝掰下一穗玉米欣喜地说。
“我们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黑土地,化肥用量少了,玉米抗旱、抗倒伏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产量越来越稳。”张文镝说,他所在的合作社作为科技示范主体正带动周边更多农户推广这些技术。
昔日盐碱地,如今飘稻香,成为激发土地潜力的生动注脚。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一处盐碱地,灰白色的盐碱地已变身一片金黄。
“我们运用‘盐碱地改良八法’,将盐碱地平均pH值由9.3降至7.5,有机质含量也大幅提升,水稻测产亩产超过800斤。”大同区补充耕地专班负责人田浩说,他们将盐碱地开发为补充耕地,3年来,累计整治盐碱地7479亩,新增水田5561亩,更多盐碱地变身为“米粮川”。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让更多耕地成为丰收沃土。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黄坪坝区,种粮大户娄方书站在今年5月完工的高标准农田旁,望着金黄的稻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仅修建了灌溉和排水沟渠,还进行了宜机化改造,全程机械化种植,解决了以往人工插秧招工难的问题。”娄方书说,今年他将水稻种植规模从800亩提升至2400亩。“我们要坚定种粮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希望来年一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个秋天,农民们在田间收获累累硕果,也许下对未来的希冀。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记者孙晓宇、姜刚、武江民、薛钦峰、刘智强、马意翀)
(责编:罗知之、李楠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