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设捕捉害虫的“天网” 捍卫粮食安全(开卷知新)(2)
20世纪80年代针对棉铃虫的研究,成为迁飞性害虫研究和防治的典型案例。当时,棉铃虫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暴发成灾,面积之大、为害之重历史罕见。奇怪的是,虫灾在南北不同地方同时暴发,但在同一地方每年发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科学家们猜想,这种差异可能是迁飞造成的。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棉铃虫兼性迁飞”的假说。
为证实这一假说,科学家们首先根据暴发地分布,推测棉铃虫迁飞路线,然后再去实地验证,看能否捕到昆虫。在这条推测路线中,渤海湾是一个重要通道,每年从华北往东北迁飞的昆虫,很可能在这里跨越大海。为此,1996—1997年,科研人员14次乘坐客轮,在海上捕捉昆虫。
这场艰辛漫长的跨海捕虫之旅证明,之前的预测是准确的,14次航捕中,科学家们发现21种跨海迁飞的昆虫,并首次证实棉铃虫具有长途迁飞的能力。
全天候监测为防治提供支持
发现了昆虫迁飞规律和迁飞通道,意味着可以把虫害防治关口前移,在迁飞途中甚至在迁出地进行更大力度防治,尽可能减少迁飞种群数量,将迁飞昆虫危害降到最低。
而要做到这一切,当时的科研能力远远不够,还需要长期观测和深入研究。为此,科学家们反复寻找,在渤海湾中找到一个没有农业生产的小岛——北隍城岛。北隍城岛隶属于山东蓬莱长岛,面积2.7平方公里,岛上有两个村庄,人们以渔业为生,不进行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岛上不会有本地的农业害虫,凡是在岛上发现的农业害虫,都是迁飞过境的,这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地点。
科研人员2002年上岛,在岛上安置高空探照灯,这种设备可以在夜晚诱捕大量趋光昆虫。随后,一部车载昆虫雷达被运送到岛上,安置在一座小山的山顶,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二部昆虫雷达,可以在夜空中监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昆虫。
现在看起来,这部车载昆虫雷达并不算先进,它无法准确识别昆虫的种类,只能捕捉动态画面,然后由科研人员将雷达成像拍摄下来,寄回北京进行对比识别。科研人员住在渔民家里,晚上监测和诱捕昆虫,白天解剖昆虫,研究昆虫迁飞过程中的特点和习性,每日不辍,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和素材。
后来,科学家们在北隍城岛建起了一座监测和研究迁飞昆虫的试验站,命名为长岛试验站。在这里,科学家们针对多种迁飞昆虫进行长时间的监测和研究,并研发出多种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法。
实施“三区四带”布防措施
探明昆虫的迁飞规律、迁飞通道等特点,虫害防治就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迁出地加大防治力度,能减少昆虫迁出数量,这样它们在迁入地造成的危害就会降低,或可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针对棉铃虫的防治就是其中的典型。在探明渤海湾迁飞通道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了棉铃虫迁飞路线,它们每年5—6月从华北平原起飞,一路翻山跨海到达东北平原,在9—10月又从东北平原回到华北平原。可见,华北平原是重要的防治地,科学家们在这里种植抗虫棉,减少棉铃虫数量,迁出的棉铃虫少了,迁入的自然也就少了。
再如,在昆虫迁飞途中进行拦截,也可有效降低虫群数量。昆虫拦截方法有很多,迁飞高峰期,一盏高空探照灯一个晚上可以诱捕成千上万的昆虫。地面灯诱设备、性诱设备等,也可用来协同拦截迁飞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