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大数据观察)(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16 07:11:01
浏览

  初冬时节,仓廪丰实。望着满仓堆积如山的稻米,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笑着告诉记者,今年的黑土地又为老百姓带来了大丰收。

  “科技助力,省时省力!”李玉成介绍,合作社通过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再不会盲目用肥用药了,而且水肥一体化、灌水排水都能在手机上操作,很方便!”李玉成说。

  桦川县通过绿色高质高效种植、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水旱田有机物料还田等技术模式,全面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地力。目前桦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工程80.0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农艺)73万亩次,黑土地力稳步回升。

  为了治理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重实施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对中厚黑土区采取保育培肥措施为主、浅薄黑土区采取培育增肥措施为主、水土流失区采取固土保肥措施为主、障碍土壤区采取改良培肥措施为主。

  各地积极探索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农业农村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概要》,探索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总结出“梨树模式”“龙江模式”“中南模式”“三江模式”等10种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

  据介绍,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实施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碎混翻压还田等多种模式,将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覆盖重叠面积1亿亩次、有机肥深翻还田2000万亩,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侵蚀沟治理,持续做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标准化建设。

  摸底调查、动态监测,为黑土建专属档案

  作为首批黑土地表基质调查试点单位之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担了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长春地区的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调查团队总结出一套“空天地井深”全流程一体化调查方法,培养出3支专业科研团队,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科研力量。

  通过“空天地网钻”“点线面体测”为一体的调查手段,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已在东北83个重点保护县(市、区、旗)开展调查黑土地点位40324个,采集各类样品127231余件,对黑土地垂向结构、松紧程度、肥力状况、黑土资源储量等做了系统调查。截至目前,初步完成了61个县黑土地成果数据集成,切实为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副司长苏强说,准确掌握黑土耕地家底是做好黑土耕地保护的基础。自然资源部从2022年起组织开展东北典型黑土区83个重点保护县(市、区、旗)地表基质调查,计划今年底前完成,为建立黑土地档案,分区分类施策,开展黑土地保护修复与监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黑土地也是农业农村部正在牵头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重点内容。结合相关部门调查成果,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共布设表层样点超72万个、剖面样点约1.1万个,全面覆盖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土壤,为黑土地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东北地区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超过300个,已初步形成了覆盖东北地区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监测指标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有一定覆盖度、长时间序列的调查监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