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两会之后看落实⑤)(2)
“动力电芯是动力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电芯能量密度越高,意味着续航里程越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说。这里生产的半固态锂电池,正是由李泓团队研发,每公斤可以储存360瓦时的电能,远超普通电芯。
“我们正在抓紧研制全固态电池,通过材料、装备和工艺的持续创新,争取将能量密度提升到400瓦时/公斤以上。”李泓表示。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型企业迅速壮大,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75%。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有力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锚定产业新质态形成产业新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
轻点鼠标,输入不同进料量、温度、压力、催化剂数量等参数,就能将重油炼成液化气、汽油、柴油等不同类别的轻质油。这是记者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看到的生产场景。
“公司经过持续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生产一线基本实现了智能化,两套大型催化裂化装置只需要不到100个工人,每月就能炼油18万吨,产能增加,效率提升。”该公司炼油二部党支部书记黄胜涛说。
目前,我国已建设万余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421个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9%。
“广泛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的算法和算力让海量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利用成为可能,这样数据就进入生产函数,通过与生产工具的高效结合,实现生产力的巨大跃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说。
瞄准更多前沿领域布局,开辟未来新赛道。
冲咖啡机器人、钓鱼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走进河北唐山市高新区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各类机器人令人大开眼界。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唐山市的一张新名片,全市机器人行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7.5%。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渐催生了一系列新赛道、新产业。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
从人形机器人到量子计算机,从脑机接口到6G网络设备,从未来制造到深海空天开发……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更多面向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正加速开辟新赛道,积蓄发展新动能。
抓住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三次谈及“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一块屏撬动一个产业。3月27日,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生产线在四川成都市奠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今年,企业要加快推动显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融合,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炎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