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鱼航员”状态良好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19 12:19:01
浏览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刘艺、杨吉)中国科学院专家19日在北京介绍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进展情况。空间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转移至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开展实验后,目前在轨运行稳定、4条斑马鱼状态良好。

  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3名航天员一起进入太空的还有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用于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介绍,目前,航天员成功开展了两次水样样品采集和1次鱼食盒更换操作,发现了斑马鱼在微重力环境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后续科学家将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样、鱼卵等样品,结合相关视频开展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同时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1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承办的“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科学教育活动暨2024年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空间站科技资源优势、搭建科学探究实践平台,组织青少年设计研制可供4条斑马鱼生活一个月的地面小型密闭水生生态系统,并进行科学观察。

  活动现场,科学家将斑马鱼样品赠予同学们并回答问题。“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与人类基因组相似度高达87%,可以作为许多人类疾病的研究模型。同时,与航天员一样,斑马鱼成为‘鱼航员’也需要通过生长阶段、活性、健康等层层选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说。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走进中国科学院,与科学“亲密接触”     在这个春末夏初的五月,科学的火花在无数好奇心中被点燃。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二十周年,超过一百个研究机构与三所高校再次敞开了它们的大门,邀请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一同探索未知,体验科技的魅力。…    
财经观察: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99亿元,同比增长2.3%; 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4110亿元,同比增长11.5%; 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相关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具体来看,消费领域呈现三大特点: ——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