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有悖事实与常理——来自“中国经济圆桌会”的观察(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20 08:17:01
浏览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率先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接续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霍福鹏说,在这一过程中,依靠庞大的工业体系,中国快速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部件配套、材料供应等完备的产业链。目前,仅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全球市场份额就超过60%。

  超大规模市场激发了创新活力。从国产大算力芯片到驱动电机、轻量化材料,凭借产业各方持续的研发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

  以电池这个关键部件为例,从液态锂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这是一家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出的锂电池产品(2024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这是一家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出的锂电池产品(2024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长期创新发展和艰苦打拼的结果,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丁维顺说。

  凭借多年培育形成的比较优势,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海外市场青睐。通过提供优质产品、促进需求升级、加快技术迭代,中国优质产能也在不断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为构建稳定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使用成本。

  2024年5月11日拍摄的码放在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厂区内的叶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4年5月11日拍摄的码放在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厂区内的叶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在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安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2023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在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安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2023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位于泰国春武里府的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泰国工厂,上汽MG品牌在泰国的首款纯电动车在这里完成生产,走向市场。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峰说,企业在这里成立了东南亚地区研发和制造中心,今年准备生产12000辆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