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星海 捕捉宇宙“焰火”(科技视点·走近优秀创新团队)(2)
在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上,每片“龙虾眼”镜片由近100万个方形玻璃方管拼接而成,每个玻璃方管的孔径只有40微米,壁厚仅8微米,连一根细发丝也插不进。
每项指标几乎都接近参数极限。为了达到目标,项目团队苦思冥想各种解决方案,其间遭遇接二连三的困难。最紧张的时候,团队每天从清晨奋战到凌晨3点,连续坚持了3个月。
经过多轮攻关,完全国产化的“龙虾眼”望远镜终于研制成功,观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相比同类型设备提升10倍以上。
“在长达7年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经过了无数次磨合,载荷指标也进行了多次升级。”张臣说,“我们超越极限、追求卓越的科学理念是一致的,未来研制团队还将携手挑战更高的目标。”
敢担当——
有勇气,扛重任
今年1月9日,在卫星发射前半小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完成,就是取下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的保护盖。
袁为民说:“想要完成这项工作可不容易,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为了保证望远镜的洁净度,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的保护盖需要在临近发射前才能取下来。但是,那时整个卫星都被装进整流罩中,只能通过整流罩的一个小窗口取下来。
团队中两名胆大心细的年轻人马啸浩和陈异凡,毅然承担了这项艰巨任务。
整流罩的小窗口距离地面大概有7层楼高,他们需要通过塔架爬上去,然后手持一种特殊装置,用类似“钓鱼”的方式,把保护盖取下来。
“发射前半小时,火箭已经加注燃料,所以摘取镜盖的动作要尽快完成、人员要尽快撤离。”袁为民说,为此两位年轻人前期进行了多次训练。
卫星发射当天,经过小心翼翼的操作,马啸浩和陈异凡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场的人都被他们的勇气与担当深深打动。
除了勇气与担当,还要敢于尝试和钻研新技能。
张臣负责装配“龙虾眼”时,镜片和架子之间有一条很小的缝儿,需要用特殊的封装胶手工填上。
“这项工作是张臣一个人纯手工完成的。”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刘元说。刘元和张臣一个办公室,对此记忆犹新:“那段日子里,张臣每天早早来到单位,在实验室里默默‘填缝’,一直干到很晚才离开。”
刘元还跟张臣开玩笑:“有了这门新手艺,以后可以去做瓷砖美缝了。”
和张臣的工作不同,刘元的工作主要包括两项:一是对卫星进行日常的监测,二是负责对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会把原始的数据进行解包,然后生成相应的科学数据产品,包括这些暂现源的能谱和光面的信息以及图像,供科学团队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刘元说。
他介绍,今年6月到7月期间,团队将继续进行卫星在轨测试,之后转入在轨科学运行阶段。
讲奉献——
不言苦,冲在前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从研制到发射,每成功迈出一步,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作和奉献。
卫星成功发射前的一次天气“险情”,让团队成员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卫星装上火箭运到塔架上后就开始下雨,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袁为民解释说:“一旦漏雨,通过充氮气保护仪器洁净度的措施将会受到影响。”
怎么办?团队立刻实行检查制度,每两个小时就派人到塔架上检查线缆窗口是否漏雨。
“目前下着小雨,线缆窗口完好无漏雨,温度19.94摄氏度、湿度39.52%,满足要求”“这个时间雨停了,线缆窗口完好无漏雨,温度19.69摄氏度、湿度40.56%,满足要求”……在执行完检查任务后,每名队员都会及时在微信工作群里汇报结果,不放过每个细节。
在各系统全力保障下,他们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自今年2月下旬载荷完全开机以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就源源不断地传回观测数据。
3月15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探测到一个快速X射线暂现源后,引起全球天文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