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养成记”(2)
与张洪超的个人感受一致,在就业市场上,数字化管理师、商务数据分析师、智能楼宇管理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互联网营销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新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富有实践经验的数字人才,更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6个重点项目,将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学明看来,数字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特别是大力培养高水平数字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
加快产学合作
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一边是业界对于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期待,另一边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职业能力与实际需求还“不太适配”。如何让供需匹配起来,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快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重要方法。
“什么是即时配送?”“人工智能在即时配送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哪些作用?”……近日,来自美团的技术专家走进清华大学,为自动化系和工业工程系的学生讲授《面向即时配送的人工智能技术》课程。
美团科研合作相关负责人欧阳介绍,这已经是美团第三次在清华大学内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AI驱动的复杂系统智能建模与决策优化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即时配送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问题分析、设计理念、关键算法方案和工程落地方法等,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贾庆山和美团技术专家共同授课。
学生表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应用案例分析以及课程大作业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在实际工业场景中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决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很有意义。
据介绍,美团持续积极探索与高校的科研合作,于2021年与清华大学建立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立足前沿科技,围绕数字生活,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截至目前,双方已发起数十个科研合作课题,涵盖智能无人系统、语言智能、基础技术、运筹优化与数字化和数字经济方向,并开设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等长期课程。
培养数字人才,教育要唱重头戏。近年来,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已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学生青睐,就业市场也普遍看好。而在人才培养中,大力推进产学融合已成为共识。引入业界专家共同授课、打造校企联合实验室、建立校企实习实践基地、让校企双方导师联合指导学生课题……这样的实践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