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产经观察·从新兴产业看新质生产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28 23:57:01
浏览

  今年年初,合肥蔚来工厂总装线多了一位特别的“实习生”。它可在行进中轻松完成车辆车门锁质检、后车灯盖板质检,还能停下来伸手进车进行安全带检测,高精度柔顺贴车标……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首次工厂实训的视频一经发布,便技惊四座。随后,众多车企纷纷向优必选发出邀约,希望能够邀请Walker S来自家工厂实训。

  “不要以为企业只是想尝尝鲜,已经有车企拿出了详细的采购规划。”周剑给记者算了笔账,相较于自动化率达到90%甚至100%的冲压、焊接和涂装三大工艺,汽车总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率不到30%。当前,工业版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在4万至5万美元,特斯拉宣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大规模量产后,售价可降至2万美元,而一名整车工厂总装车间的成熟工人年薪在18万至20万元。“如果买一台机器人的费用低于一名工人的年工资,这个应用场景就一定能够得到推广。”周剑说,汽车制造业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先导产业。

  商用服务场景同样是人形机器人快速应用的市场,优必选首批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NEOM新未来城,成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市民”,提供智能化服务。

  《意见》提出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重点场景:面向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需求,打造特种应用场景下高可靠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服务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农业、物流等重点行业应用落地。

  在达闼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黄晓庆眼中,人形机器人未来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家庭服务。“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台人形机器人可以轻松完成陪伴、看护、家务等工作,而售价只有30万元左右,与一台高端新能源汽车相当,你会不会购买一台?”黄晓庆说,从2015年人形机器人研发之初,达闼的目标就是让家庭保姆机器人早日进入寻常百姓家。

  发挥政策、产业、应用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整洁的车间里,29个智能装配工作站整齐排布,工作站旁,6台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行星齿轮减速机、伺服控制器与通信接口模块的精密组装……在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达闼机器人5G智能工厂,最快只需30秒,集通信、计算、传感于一体的机器人智能柔性关节便自动装配完成。

  “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的加持,工厂可同时生产超过10个不同型号的人形机器人关节,最大设计年产能100万台。”工厂相关负责人张磊介绍,达闼机器人不仅开发出海睿云端大脑机器人操作系统,提出云端机器人架构并成功实现了产品商业落地,还突破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标准化、集成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局限,通过大批量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门槛。

  在优必选深圳总部,周剑指着手机中一张人脸照片让记者辨认“真伪”。“这是穿戴上优必选自研电子皮肤的人形机器人模型。”周剑介绍,经过多年深耕,优必选已经在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计算机视觉、定位导航、语音语义、机器人软硬件设计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入布局。截至2023年底,优必选拥有全球授权专利超2100项,其中逾40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过50%。

  去年底,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显示,近10年,我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上实现了从落后到跟跑乃至领跑,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专利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当前,人形机器人已迎来产业爆发期。赛迪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提出,当前产业面临着技术与产品成熟度不高、规模化制造与维护难度较大、高价值应用场景有局限、商业化落地较难等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