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接力”,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挖宝”,“极地”号破冰调查船顺利交付,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新成果……
“新时代以来,中央企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力度空前加大,布局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在7月26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说。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近年来,国资国企努力做强做优做大,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增加值、收入、利润与2012年相比均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达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人均78.9万元,同比增长4.6%;营业收入利润率达7.4%,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保持稳中有进、质效向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创新协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4.5%,过去两年研发投入均超过万亿元,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340亿元,同比增长2.7%。
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坚持聚焦主业,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累计完成28组50家企业重组整合,新组建和接收央企15家,国有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
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2%,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9%,在总投资中占比超过37%,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赛道新优势加速形成。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接力实施。截至目前,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收官,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突围,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优势切实发挥。
同时,国资国企牢牢把握人民性这个根本属性,聚焦服务“国之大者”,深入落实区域重大战略,积极承担川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民生工程,扎实做好基础能源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王宏志介绍,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超过20万亿元,投入和引进各类扶贫资金超过千亿元,在重大灾害中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责任担当。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发电量和售电量分别同比增长5.3%、8.9%,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9%,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2%,重点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累计上缴税费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0.5%。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
王宏志表示,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我们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快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增强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